黄褐斑方之内治方

黄褐斑是指颜面出现黄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抚之不碍手的一种影响美容的皮肤病。本病常对称分布,多发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男子或未婚女性亦可罹患,皮损日晒后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慢性病。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妊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妊娠后多发,故有“妊娠斑”之称。

黄褐斑是指颜面出现黄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抚之不碍手的一种影响美容的皮肤病。本病常对称分布,多发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男子或未婚女性亦可罹患,皮损日晒后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慢性病。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妊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尤其是妊娠后多发,故有“妊娠斑”之称。还可因口服避孕药、镇静药或日晒等引起;也可因慢性病,如肝病、结核、甲状腺疾病、内脏肿瘤等继发本病;与雌激素、黄体酮、血清酮增高,酪氨酸酶活性增强。血清锌、维生素A、维生素E下降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病与精神紧张、忧郁和精神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症状表现为:黄褐色或淡褐色斑片,或深或浅,大小不定,小者如钱币,或如蝴蝶状,大者满布颜面如地图。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四周,眼眶周围,眶廓清晰,压之不褪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痛痒感。病程较久,发展缓慢,日晒后加剧。

本病西医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对本病记述较早,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有情志不遂、劳伤脾土、肾精亏损、外受风邪等方面,分别施以疏肝解郁,理气消斑;健脾益气,养血祛斑;滋补肝肾,育阴化斑;通阳和营,活血化瘀等法,内服,外敷面膜,针灸,推拿,多法配合,多能收到预期的疗效。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去斑汤

生地黄、旱莲草、茯苓、泽泻、当归、郁金、生蒲黄各15g,山茱萸、白术、赤芍、白芍、柴胡、香附、甘草各10g,女贞子、丹参各30g。

每日1剂,水煎,服时黄酒50ml为引,分早晚2次口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4个疗程。

本方有滋阴养血,活血祛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部黄褐斑30例,病程3个月~6年。结果治愈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

2.活血汤

丹参60g,当归15g,桃仁、红花、泽兰、郁金、三棱各9g,益母草、毛冬青各30g。胁痛嗳气者加香附6g,青陈皮15g;便秘者加制川军6g,黄芩9g;全身倦怠乏力者加黄芪20g,党参15g。

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药时加服蜈蚣粉1.5g,每天服3g。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络消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9例,结果:服药后,面部褐色斑由深变淡,3个月后,7例病人面部光滑,褐斑消退;2例用药5个月后,褐斑消退。9例病人追踪,1年均未复发。

3.三味汤

苍术、黄柏各10g,薏苡仁30g。月经不调,先期量多,经期紊乱,加生地、白芍、荆芥炭、黄芩炭、连房炭、侧柏炭各10g;后期加桂枝、吴茱萸、干姜各3g,香附5g,益母草15g;月经量少加当归、赤芍、生地、黄芪、党参、白术各10g,香附5g;痛经加当归、赤芍、白芍、青木香、广木香、玄胡索各10g;经前期紧张症加青皮、陈皮、橘叶、王不留行各10g。更年期综合征加女贞子、旱莲草、山药、生地、山萸肉各10g。带下:黄带气臭加土茯苓30g,猪苓10g;赤带加赤芍、生地、荆芥炭、黄芩炭、莲房炭各10g;白带加猪苓10g,椿根皮30g。放环而致月经先期量多者加炒当归、赤芍、白芍、生地、川芎、荆芥炭、炒黄芩各10g,云南白药0.5g(4次吞服)。足癣加牛膝、猪苓、车前子各10g。面部黧黑斑加女贞子、旱莲草、山药、生地、山萸肉各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本方有运脾化湿,活血通络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女性黄褐斑80例,结果好转27例,显效22例,痊愈3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5%。

4.七草汤

夏枯草、谷精草、g莶草各15g,益母草、旱莲草各30g,白花蛇舌草50g,紫草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益肝养肾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110例,结果痊愈67例,总有效率为97.27%。

5.祛斑汤

柴胡、红花各10g,赤芍15g,桃仁、泽兰、茯苓各12g,益母草30g,大黄9g(后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用。

同时配合外治法:①外用方:白及、白僵蚕、白蒺藜各9g,白芷、皂角各3g,白附子1.5g,茯苓15g。共研细末,每晚温水洗面后,将药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1~2小时后揭去。②耳贴:用王不留行籽1粒放置麝香虎骨止痛膏(1cm×1cm)贴耳穴,15日为1疗程。

本方有理气活血,清热利水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100例,结果痊愈36例,显效48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100%。

6.美容褪斑汤

何首乌30g,熟地、女贞子、白芍各15g,黑芝麻、黑稽豆、核桃肉、白附子、云茯苓、丹参各10g,紫草8g,甘草5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香附;血瘀加红花、桃仁;血热加丹皮、赤芍;阴虚加石斛、玉竹。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同时配合其他疗法:①外搽护肤美容霜(内含人参、红花、三七、香蕉汁等),每日2次;②耳压疗法:取肾上腺、内分泌、肝、肾等,每日捻压2次(至酸胀感);③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

本方有滋阴养血,健脾疏肝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50例,结果治愈32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4例。

7.化瘀消斑汤

坤草、白芷各20g,何首乌、桃仁、红花、当归、生地、桔梗、柴胡、枳壳、蝉衣、甘草各10g,川芎、薄荷各6g,牛膝15g。兼肝郁重者,加郁金10g,青皮6g;兼血热者,加丹皮、栀子各10g;兼肾虚者,加山萸肉10g,菟丝子15g;兼瘀血重者,加赤芍、鸡血藤各2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经期停服。治疗期间避日光暴晒,保持充足的睡眠,适调情志,忌食刺激性食物及避孕药等。

本方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畅达气血,消除斑翳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46例,经治3个疗程后,治愈1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大部分患者所患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附件炎等也痊愈。

8.五白消斑汤

白僵蚕、白菊花、白术、白芍、柴胡、蝉蜕、丝瓜络、薄荷各10g,白茯苓、当归各15g,益母草、丹参各20g,珍珠母30g,玫瑰花3朵。

每日1剂,水煎,先取部分药液熏洗患处10分钟,然后将剩余部分分2次口服。

本方有健脾祛湿,清热消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4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9.五花祛斑汤

合欢花、金银花、蝉蜕、当归、白芍、白茯苓各15g,红花7.5g,月季花20瓣,菊花、僵蚕、柴胡各10g,何首乌30g,白芷、甘草各5g。阳气虚者,加黄芪30g,桂枝10g;精血虚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各15g,旱莲草20g;血瘀甚者,加鸡血藤25g,丹参、益母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2遍后混匀分3次口服。

本方有补肝益肾,清热祛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较好。如患者崔某某,女,24岁,未婚。患黄褐斑1年,兼见心烦易怒,胸闷叹息,腰痛乏力,且伴经行延期,少腹胀闷,乳房作胀。证属肝肾不足,气血失和,复伤风热。治以补益肝肾,调和气血,疏散风热。药用五花祛斑汤加鸡血藤25g。共服药24剂,黄褐斑消失,其他诸症亦愈。1年后随访,皮损未再发,颜面荣润光泽。

10.祛斑养颜汤

桔梗、白芷、白附子、白及、防风、荆芥、当归、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各15g,桑寄生、丹参、川芎各25g,陈皮、香附、红花、甘草、地龙各9g。面部热重者加栀子、黄芩;血瘀重者加三棱、莪术;肝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口干加花粉;肝胆有热者加柴胡、龙胆草;全身有热者加蒲公英、连翘;脾胃虚寒者加山药、制首乌、制附子。

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疗程1~2个月。

本方有疏肝理气,活血祛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188例,病程3月~3年。结果治愈145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3.6%。

11.祛斑美容汤

当归、白芍、制首乌各12g,黄芪、桃仁、白僵蚕、白附子、大枣各9g,山药15g,白术、赤芍、珍珠粉(另包冲服)、白芷各10g。

每日1剂,用水约600ml,文火煎取300ml,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本方有滋养肝肾,补益脾胃,养血和血,祛斑美容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斑30例,病程3个月~5年,皮损均在颜面、两颧及鼻梁周围。结果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4例。一般病变范围小,病程短者1个疗程可愈;病变范围大,病程长者2~3个疗程可愈。

12.益气活血汤

黄芪30~50g,党参15~30g,甘草、桃仁、红花、制香附各10g,大枣10枚,当归、丹参各10~20g。肝气郁结者加柴胡、郁金;肝肾阴虚者加菟丝子、生地。

煎汤内服,每日1剂,2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

本方有补益气血,化瘀祛斑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黄褐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