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倒经

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这种倒经现象的女子常伴有月经量少或停经,时间长了,会引起月经周期紊乱,或贫血。所以要积极治疗。平日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生冷食物,也可有效地防治月经倒流之症。治宜清胃泻火,引血下行。

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这种倒经现象的女子常伴有月经量少或停经,时间长了,会引起月经周期紊乱,或贫血。所以要积极治疗。平日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生冷食物,也可有效地防治月经倒流之症。

西医治疗:

1、局部止血表浅出血如鼻、眼睑、外耳道以及皮肤等处可用压迫、激光、电灼等止血;鼻出血时也可用麻黄碱、萘甲唑啉(鼻眼净)之类能使血管收缩的药水棉球塞入鼻腔以止血。局部处理很重要。一旦出现鼻出血,可用干净的棉花或软纸填塞鼻腔,用手轻轻向内、向上压迫鼻翼,鼻或头部用冷毛巾冷敷。家中常备些麻黄素、鼻眼净之类能使血管收缩的药水,将之滴在棉花上,再塞入鼻腔 ,则效果更好。如果出血量多,自己止血有困难,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2、激素治疗可用孕激素。

中医药治疗 :

1、肝经郁火型:患者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口鼻出血,量较多,色红,有块,伴有心烦易怒,头昏耳鸣,目赤口渴,或乳胁胀痛,经期常提前,月经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治宜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薄荷,丹皮,栀子,生地,黄芩,龙胆草,甘草,白茅根,茜草。

2、肺肾阴虚型:患者表现为经将净或经净后衄血或吐血、血量少、色鲜红,伴有头晕眼花、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等症,月经多见提前且量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滋阴清热,降逆止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处方: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知母,黄柏,牛膝,桑叶,旱莲草,沙参,麦冬,炙甘草。

3、胃火炽盛型:患者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便血,量较多且鲜红,伴有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等。治宜清胃泻火,引血下行。方用白虎汤合泻心汤加减,处方:生石膏,黄连,大黄,黄芩,生地,知母,丹皮,栀子,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生甘草。

下一篇:倒经的介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