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共济失调怎样治疗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那么,此病该怎样治疗呢?遗传性共济失调怎样治疗一、取穴主穴:平衡区、感觉区、语言Ⅰ、Ⅱ、Ⅲ区。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那么,此病该怎样治疗呢?

遗传性共济失调怎样治疗

一、取穴

主穴:平衡区、感觉区、语言Ⅰ、Ⅱ、Ⅲ区。

配穴:额顶带(前1/4和后1/4)、顶颞带、顶枕带。

额顶带位置:神庭至百会穴左右各旁开半寸处的一寸宽带,将全带由前至后分为4等份。

顶颞带位置:前顶穴至头维穴,向前后各旁开半寸的条带。

顶枕带位置:自百会穴至脑户穴连线左右各旁开半寸的一寸条带。

二、治法

可先用主穴,如效不显,则改配穴。主穴以28号1.5~2寸毫针沿皮快速刺入1~1.5寸,用 200次/分的频率进行快速捻转,持续5分钟,间隔10分钟再捻转5分钟,重复3次出针。

配穴:额顶带前1/4由上向下刺,额顶带后1/4由前向后刺,顶颞带应用4根毫针由上向下接连透刺,而第1针须与额顶带后1/4针行交叉刺,每根毫针中间间隔1寸。采用轻而慢插针,快速而有力的抽气法,并行快速捻转1 分钟,留针15分钟,期间可行针3次。上述方法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