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中的骨肿瘤

中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 传统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气功、药膳等疗法,且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

传统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气功、药膳等疗法,且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自《黄帝内经》首次记载本病以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补充,使得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综合诸医家的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总由肾气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以致寒湿毒邪乘虚而入,气血瘀滞,蕴于骨骼而成。如外邪侵袭,由表及里,深达骨骼,久留积聚而成;跌扑损伤,血络受损,瘀血停聚,不散成瘤;禀赋不足,或劳力过度,房劳过度,耗伤肾气,肾主骨生髓,肾气亏耗则骨骼病变;多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生痰,积聚成瘤;精神刺激,情志不畅,五志过极,以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致成骨瘤。

骨肿瘤在传统医学中类属于称谓不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学称为“骨疽”“骨瘤”“石痈”“石疽”等。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

(1)疼痛:这是骨肿瘤早期出现的主要症状,一般在开始时较轻,并往往呈间歇性,随症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增剧,且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多数患者在夜间疼痛加剧以致影响睡眠。其疼痛可限于局部,也可以向远处放射。

(2)肿胀或肿块:一般在疼痛发生了一定的时间后才会出现,位于骨膜下或表浅的肿瘤出现较早些,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如肿瘤穿破到骨外,可产生大小不等,固定的软组织肿块,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并常于短期内形成较大的肿块。

(3)功能障碍:骨肿瘤后期,因疼痛肿胀而患部功能将受到障碍,病情发展迅速则功能障碍症状更为明显,可伴有相应部位肌肉萎缩。

(4)压迫症状:向颅腔和鼻腔内生长的肿瘤,可压迫脑组织和鼻险,因而出现颅脑受压和呼吸不畅的症状;盆腔肿瘤可压迫直肠与膀胱,产生排便及排尿困难;脊椎肿瘤可压迫脊髓而产生瘫痪。

(5)畸形:因肿瘤影响肢体骨骼的发育及坚固性而合并畸形,以下肢为明显,如髋内翻,膝外翻及膝内翻。

(6)病理性骨折:肿瘤部位只要有轻微外力就易引起骨折,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剧烈,脊椎病理性骨折常合并截瘫。

(7)全身症状:骨肿瘤在早期时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后期由于肿瘤的消耗、毒素的刺激和痛苦的折磨,因而可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失眠烦躁,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常苍白,进行性消瘦、贫血、恶病质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