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

阴茎癌并不少见,在男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有相当比例,阴茎癌的发病率,由于国家、地区、民族、宗族、卫生习惯等因素,很不一致。犹太民族新生儿即行包皮环切术,几乎无发生阴茎癌者。关于外伤,性病与阴茎癌发病的关系无定论。阴茎癌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摸到表浅淋巴结肿大,因淋巴结炎的发病率甚高,所以需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方能确定。

阴茎癌并不少见,在男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有相当比例,阴茎癌的发病率,由于国家、地区、民族、宗族、卫生习惯等因素,很不一致。一般欧美国家发病率较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发病率较高,而犹太民族及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发病率很低。

阴茎癌与包茎和包皮过长关系密切,包皮垢的长期刺激是主要病因,临床上所见病人中有半数左右有包茎。犹太民族新生儿即行包皮环切术,几乎无发生阴茎癌者。伊斯兰教民在儿童时期行包皮环切术,其阴茎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民族,成人再行包皮环切术并不能降低阴茎癌的发病率。关于外伤,性病与阴茎癌发病的关系无定论。

阴茎癌常起始于阴茎头,常见于冠状沟附近。病变呈乳头状或扁平突起,溃疡周边隆起,分泌恶臭液体,并可穿破包皮露出癌肿。如果在阴茎头或包皮存在溃疡或肿块,经10天~14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应怀疑阴茎癌,并行活体组织检查。阴茎癌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摸到表浅淋巴结肿大,因淋巴结炎的发病率甚高,所以需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方能确定。

手术切除病变是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临床上未触及腹股沟肿大的高危患者采用改良的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既切除了可疑转移灶,又减少了术后皮肤坏死、感染和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几率。

病因

阴茎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 ,但根据临床观察及统计数字表明,揭示阴茎癌的发病与包茎或包皮过长有密切关系。犹太民族男性新生儿,10天内行包皮环切术,未见有阴茎癌发生的病例。伊斯兰教民4~12岁行包皮环切术,患阴茎癌者极少。而成年后再行包皮环切术,则对阴茎癌无明显的预防作用。因此,阴茎癌可看作是一种包茎或皮过长的晚期并发症,也是一种可预防的肿瘤。阴茎头白斑,增殖性红斑可能癌变,但较少见。经常清洗、保持包皮腔的干净十分重要。

阴茎癌很少浸润尿道海绵体,故一般不影响排尿。阴茎癌恶性程度较低,发生转移较晚,转移途径主要经淋巴,最先出现的转移是沿包皮下层淋巴组织,转移至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沿血流发生远处转移者,极少见。

临床表现

阴茎癌多发生于包皮内面、阴茎头和冠状沟等处。早期病变可呈湿疹样、小乳头状、确实的红斑或白斑,尔后逐渐增大,局部隆起,表面呈菜花状或溃疡状,溃疡底高低不平,边缘不整且常隆起如围堤状,并常合并感染而有恶臭。切面上可见灰白色癌组织向下浸润生长,有时累及海绵体。晚期可直接蔓延到阴囊及会阴部。镜下,绝大多数阴茎癌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细胞间桥和角化珠形成。阴茎癌转移发生较早,且大多沿淋巴道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远处转移很少见。

诊断鉴别

典型的阴茎癌病人,通过临床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常因有包茎或未及时就医,容易延误诊断。如果在阴茎头或包皮存在溃疡或肿块,经10天~14天抗生一纱治疗无效,应怀疑阴茎癌。有些阴茎头的肿块或溃痛不能明确诊断时应行活体组织检查。阴茎癌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摸到表浅淋巴结肿大,因淋巴结炎的发病率甚高,所以需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淋巴造影术方能确定。转移癌淋巴结往往坚硬,固定,无压痛,在原发病灶已经切除或经过抗生素治疗仍不缩小,位于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上内侧的淋巴结肿大,多数是阴茎癌转移的部位,应引起重视。

有几种阴茎头部硬结病须与早期阴茎癌相鉴别:①阴茎结核:常为多发,不易溃破,对抗结核药物治有效。②阴茎角化症:硬结随长大而脱屑,但不溃破。③Bowen’s病:实际上是阴茎原位癌一种类型,尚未发生局部浸润。以上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均能明确诊断。

治疗

诊断一经明确,即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作为一种配合手术的辅助措施 ,对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病变是主要治疗方法,如病变局限在包皮,可作包皮环切术,有统计复发率可达半数左右。肿瘤侵犯阴茎头,亦可作阴茎部分切除术,一般距肿瘤2厘米处切除即足,在切除时断端冰冻检查无肿瘤。由于阴茎癌扩散常为栓子转移不是一般肿瘤常有的淋巴管潜入周围组织,所以绝大多数距肿瘤2cm局部切除后无局部复发。若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则术后70%~80%生存5年。如肿瘤较大,残余阴茎悬垂部极短不可能站立排尿,则行阴茎全切术尿道阴部造口术。近年报告应用Nd:RAG激光治疗阴茎癌效果较好。

关于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的适应症已争论多年。阴茎癌临床上未触及腹股沟肿大者,发生淋巴结微病灶转移者占2%~5%,但亦有报告假阴性可达38%,阴茎癌转移者占20%~50%,目前不主张常规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因为半数以上病人可能不存在转移病灶,而清除手术所引起的皮肤坏死、感染、肺栓塞以及后期的下肢淋巴水肿相当常见,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如果临床上有可疑的转移灶(即淋巴结增大者,可以取活检,必要时行连续切片检查,有转移者行淋巴清除术。一般不主张常规两侧同时行淋巴结清除术。位于大隐静脉和股静脉连接处内侧的淋巴结称“前哨结”,如果转移应行腹股沟深、浅淋巴结清除术,切除髂、腹股沟淋巴结。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有争论的,有主张阴茎癌仅行放射治疗,由于大量照射可引起尿道狭窄、尿瘘、阴茎坏死和水肿等并发症,应用受到限制。阴茎癌感染、坏死也可降低放疗效果。早期阴茎癌可在博来霉素配合下行X线照射,效果良好。

(三)药物治疗 首选以红豆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红豆杉是世界濒危的抗癌植物,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可以治疗癌症的中草药,被世界专家誉为“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言外之意,红豆杉是癌症患者唯一的希望、真正的救命稻草。但红豆杉毒性很大,服用后,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表现主要为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弥散性腹痛、肌无力等,严重者出现心动缓慢、心脏骤停或死亡!必须与化解其毒性的中药材相配伍才会安全有效。目前应用于阴茎癌的抗癌药物有氟脲嘧啶、环磷酰胺等,但效果并不显著,有应用博莱霉素取得良好效果,总剂量可达300mg。化学疗法亦可配合手术和放射治疗。

阴茎癌无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经手术治疗,治疗愈率为90%,已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9~38%。另外,年轻病例、癌肿转移早、预后差。

预防

阴茎癌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最关键的几点预防措施。

对包茎或包皮过长者宜于儿童期作包皮环切术。 (犹太人几乎不发生阴茎癌,婴儿出生10天行割礼)。

洁身自爱,防止性病传播。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凯腊增殖性红斑,阴茎白斑。

上一篇:阴茎癌概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