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薄姬的父亲是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在魏豹被立为魏王后,魏媪将其女送入于魏王宫,成为魏王豹的姬妾。在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当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相术大师,叫许负,她曾给薄姬相面,认为薄姬当生天子。魏豹听到后,心里很高兴。于是,背汉而中立,与楚连和。
后来,刘邦遣韩信、曹参、灌婴等击虏豹於河东,传诣荥阳,而薄姬输织室。在后来的荥阳守卫战中,周苛、枞公以“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为由杀魏豹。(《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魏豹背汉联楚是在汉三年,而《汉书·高帝纪》记载韩信等击虏魏豹是在汉二年九月,周苛杀魏豹是在汉三年五月。以薄姬入织室后岁余不得幸,而文帝生于汉四年中推算,《汉书》记载可能更准确。)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但他并没有立即召幸薄姬。刘邦召幸薄姬,因于一件很偶然的事。薄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相约曰:“先贵无相忘”。当时管夫人、赵子儿先已幸于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以初时之约相与笑薄姬。汉王听到,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临幸时,薄姬对刘邦说了她的梦兆:“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刘邦听后说:“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就这一幸,薄姬受孕,并于汉四年中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在薄姬生了文帝之后,就很少再见刘邦,通常的说法是因为薄姬不受宠爱。这是她的悲哀,但同时又是她的幸运。汉高祖刘邦死,他宠幸的姬妾,如戚夫人之属,都被吕后幽之不得出宫,进而受到残害。只有薄姬因为不得宠幸,而能跟着她的儿子生活在代地,成为代王太后。(《史记·外戚世家》: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後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
史书上对刘恒被封为代王之前的记载非常之少,但在民间,在陕西省礼泉县一带,却流传着许多关于薄姬和幼年刘恒生活的传说,或可补史书之略。
在咸阳市礼泉县烽火镇刘家村附近,有红觉院遗址,相传为了逃避吕后的残害,薄姬隐居于此,刘恒就是出生在红觉院后面的一座土丘。汉文帝继位之后,忆及幼年在此居住的时光,下令在红觉院附近兴建一座高大的木塔,以便在长安遥望红觉院的方向,该塔名曰“望母塔”,即现在香积寺塔的前身。此后,随着朝代更迭,战祸相连,塔几经毁建。唐末时,为纪念薄太后和汉文帝,当地村民在原址上再次重建仿木结构砖塔,保留至今,称“薄太后塔”。1981年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名称即为“薄太后遗址”。
相传薄太后在香积寺塔附近生活期间,白天她在田间教村民务棉,夜晚在室内教村妇、姑娘们纺织、刺绣等,和村民如同家人。后来薄太后在代地患病,村民们争先恐后采药送来,煎药、熬药,感动了年幼的刘恒,他三年目不交睫,睡不解衣,亲自尝药热冷,这就是二十四孝中“文帝尝汤”的故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
薄太后居住在行宫“红觉院”时,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承饥救危,与村民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她把行宫周围的村民,认作“娘家亲戚”,当地人也称呼她为姑婆”。为了纪念乡邻的恩德,文帝把原村名更名为“薄太后村”,并将其视为舅家,御赐一副銮驾给薄太后村。现如今在香积寺塔所在的刘家村仍传承着一个习俗——姑婆纪念活动。是每年薄太后的诞辰,即农历三月十八日,当地人总要抬着“銮驾”,举办大型的纪念游行活动。
西汉初年,在比较开放自由的社会大环境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下,太后大多喜欢干政,比如吕后、窦太后等,薄太后也不例外。
文帝前元元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大臣请示的是皇帝,说话的却是薄太后。
汉文帝前元三年,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揖一同坐车入朝,在皇宫的大门(司马门)还不下车。公车令张释之将他们拦下,并立刻以“大不敬”之罪弹劾他们。张释之是按律执法,所以文帝知道后,脱帽致歉,说自己没教育好儿子。而薄太后马上派使者拿着皇帝的诏令赦免了太子和梁王。
汉文帝前元四年,有人告发周勃谋反,汉文帝下令将周勃抓了起来,交给廷尉处理。周勃求教狱吏,并通过重金贿赂薄昭,向薄太后求情。在文帝朝见时薄太后时,薄太后顺手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原来诛杀诸吕的时候,周勃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手里握着重兵,他不在那个时候造反,反而回到一个小小的县里要谋反么?”文帝只好向母亲谢罪并立即释放了周勃。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冬天,匈奴谋划入侵劫掠,文帝想亲自率兵征讨,群臣极力劝阻,文帝一概不听。薄太后亲自出面,坚决阻止,文帝这才作罢。
以上这些事情,如果放到后世,这都可以看作是干预朝政。但薄太后所涉及的这些事都是一些“家事”(救周勃是因为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了汉文帝的女儿,阻止文帝亲征,也只是不愿儿子涉险),从人情方面考虑,还是可以给予理解的。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并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两年后,即孝景帝前二年,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心愿,将其落葬在文帝霸陵南边的南陵,仿佛刘恒背着母亲的样子。又因南陵西隔渭水遥望汉高祖长陵,故史书有“东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