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刘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太子刘禅继承皇位。他在当皇帝后,在“相父”诸葛亮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蜀汉从夷陵之战的惨败中恢复过来。不久,诸葛亮开始北伐,多次大胜,不幸病逝五丈原。随后,后主刘禅从失去相父的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任用蒋琬、费祎等诸葛亮推荐的贤臣,增强了蜀汉国力。
在增强了蜀汉国力后,刘禅又任命大将军姜维伐魏,取得了不菲的战果。刘禅及其群臣,都是想着哪一天挺进中原,消灭曹魏,恢复汉室江山。可是这一“梦想”在公元263年破灭了。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到达成都城下,刘禅举起白旗,投降了。古代亡国之君,大多下场悲壮,不是被杀,就是被囚禁一生。那么,刘禅在投降曹魏后,下场如何呢?
本来刘禅打开成都城门,投降了曹魏,已经万事大吉。可是邓艾、钟会和姜维这三位大佬偏偏不老实,一个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都想着自立为王。
邓艾在取得大胜外,有点飘了,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钟会向司马昭密报邓艾有谋反的迹象,获得司马昭的首肯,和监军卫瓘合谋,将邓艾擒获,用囚车押送洛阳。此后,钟会率领大军进入成都,在姜维的鼓动下,萌生了自立为王的想法。
他于是宴请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将领,并假借郭太后的遗命,准备起兵废掉司马昭。可是这些曹魏将领并不同意钟会反叛。他们在灭蜀后,准备班师回朝,升官发财,何必跟着钟会造反呢。后来,在卫瓘的指挥下,曹魏士兵们暴动,杀死了钟会、姜维等人。
可是这些杀红眼的曹魏士兵们,收不住手,对原蜀汉官员及成都老百姓进行了烧杀抢掠。如庞德之子庞会趁机将关羽后人灭门,原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大尚书卫继等都被乱兵所杀,至于被杀的成都普通老百姓,那就数不胜数了。
此时的刘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刘璿被杀,大臣被杀,还有数以万计的普通老百姓被杀。他是那么无助,那么无力,无法阻止这场动乱。刘禅的心很乱,甚至认为自己一枪未放,归顺邓艾,是一个错误。幸好这场动乱很快平息掉了,要不然刘禅会悔恨终身的。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掌握了曹魏大权,成为了曹魏事实上的主人。司马昭为了控制刘禅,为了更好地治理蜀汉,将刘禅及原蜀汉大臣,迁到洛阳居住,其实就是人质。刘禅已经归顺了曹魏,想不去也不行啊。当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禅还是识时务的,在准备一番后,带领一家老小及樊建、张绍、谯周、郤正数人,来到了洛阳居住。
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虽然有调侃的味道,也是可以世袭的公爵,是古代五爵中最高的爵位了。当时司马昭也仅仅是晋公,可知司马昭对刘禅不薄。司马昭为了探听刘禅是否还有恢复蜀汉的心思,于是准备试探。有一次宴席上,司马昭故意安排演奏蜀乐,蜀国大臣樊建、张绍、谯周、郤正等人都哀伤流泪,而最应该悲伤的刘禅却喜不自禁,拍手叫好。司马昭看到以后,故意询问刘禅道:安乐公,你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不假思索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后司马昭再一次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将郤正的话一字不差叙述而来,惹得司马昭及其大臣们捧腹大笑。这时,司马昭看到刘禅愚蠢诚实,胸无大志,对自己已经没有威胁了,才放心了。
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汉晋春秋》)
其实,这正是刘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蜀汉已成为过去式了,已经没有恢复的可能性了,再做多少都是徒劳的。他以“精湛演技”,表现出自己是一个“乐不思蜀”的庸人,消除司马昭的猜忌,保证自己及家人、蜀汉老百姓安全活下去。
此时的刘禅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虽非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是一个懂得礼义廉耻之人。在宴席上,刘禅却不得不“大智若愚”,故意装作“乐不思蜀”,其实内心是非常感伤的。
刘禅是蜀汉第二个皇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能够驾驭得了大权独揽的丞相诸葛亮,还有贤臣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从始至终,蜀汉朝政大权都一直集中在刘禅的手里,并没有和曹魏、东吴那样出现大权旁落的事情。由此可知,刘禅是一个睿智的帝王,有能力的帝王。
而这样一个帝王,却投降了曹魏,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在成为亡国之君后,先遭受了钟会、姜维作乱,对成都老百姓的遭遇悲伤不已。随后,刘禅被迫迁到洛阳,被司马昭取笑,也笑脸相迎,只是为了让自己。家人和蜀汉老百姓过得好点。刘禅在投降曹魏后,过得很悲伤,他的遭遇不禁令人潸然泪下。
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结束了他的一生,被晋朝谥为思公。刘禅去世后,他的第六子刘恂继位为安乐公。如果西晋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刘禅的安乐公国也不会断绝,下场也还不错。
悲惨的是,刘禅死后30多年,西晋爆发了永嘉之乱,刘恂及刘禅子孙几乎被杀完。只有刘禅之弟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被成汉皇帝李雄封为安乐公。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安乐公国才宣告灭亡。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