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五次大规模削藩?其结果如何?

大家好,说起历史上削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历史上的削藩典型案例一共有五次,然而从事态发展来看,无疑均已失败告终。“八王之乱”不仅严重打击了西晋的统治,更使得内迁的胡人趁机叛乱,最终又引发“五胡乱华”,西晋迅速灭亡。

大家好,说起历史上削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所谓削藩,其实就是指帝王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然而由于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因此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叛乱。历史上的削藩典型案例一共有五次,然而从事态发展来看,无疑均已失败告终。

西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迫于当时的天下形势,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分封七大异姓诸侯王,此后异姓诸侯王被逐步消灭,刘邦改封九大刘姓诸侯王,并与群臣定下了“非刘姓不王”的“白马之盟”。

然而,随着诸侯王实力的逐渐壮大,再加上吕后掌权以来由于吕氏集团与刘氏集团矛盾加剧,导致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之间矛盾激化,以及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从汉文帝时期开始,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便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提议削减诸侯封地,收回旁郡,于是汉景帝先后削去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的六个县,并与大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吴王刘濞本就与汉景帝有杀子之仇,再加上这次大规模的削藩,开始产生异心。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人最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从结果来看,汉景帝的这次削藩无疑是失败的,不过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趁机将实力比较强大的几个诸侯国进行了拆分,导致诸侯王实力大损,为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打下了基础。

西晋贾南风铲除诸侯:引发“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能够篡魏建晋,离不开当时贵族门阀的支持,因此西晋初期对于贵族门阀有着很多的优待政策,然而士作为特权阶级,若是任由其扩大和膨胀,无疑将来会对司马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晋武帝便又先后大封二十七个同姓王,并大肆扩大宗室诸王政治和经济权力,以期诸侯王能够成为皇室屏障。

司马炎去世之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于司马衷痴呆不能任事,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辅政大臣杨骏手中。不久,贾南风与杨骏争权,联合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杀死杨骏,之后又将司马亮和司马玮杀死,开始独掌大权,并在之后废除太子司马遹。

贾南风总览朝政之后,与司马宗室的开始产生剧烈冲突。彼时,司马诸侯王的权力,除了他们在各地的势力之外,同样源于在朝廷中的职务,而贾南风独掌大权之后,为了确保权力的稳固,一方面大肆安插亲信,另一方面则不断打压司马诸王的权力,司马亮和司马玮的被杀,和太子的被废,便是其中典型。

贾南风的所作所为,最终引发了司马诸王的强势反弹,先是担任太子太傅的赵王司马伦诱使贾南风杀死太子,之后又以“为太子复仇”为名杀死贾南风,此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先后参与其中,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不仅严重打击了西晋的统治,更使得内迁的胡人趁机叛乱,最终又引发“五胡乱华”,西晋迅速灭亡。

唐朝多次削藩:始终未能取得成效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为了扩张疆土、巩固边防,先后设立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为了确保边疆军事优势,更是给了各地节度使诸多特权, 从而使得各地节度使逐步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的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在这次长达八年的叛乱过后,唐王朝为了改变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始在内地分封节度使,甚至还有不少“安史之乱”叛军将领投降后也被封为节度使。

此后,随着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各地节度使逐渐脱离朝廷掌控,差不多成为了“半独立王国”,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四个藩镇宣布独立,紧接着奉命平叛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跟着造了反。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

为了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宪宗李纯和唐穆宗李恒等先后采取削藩措施,但只有唐宪宗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唐宪宗不久后被宦官所杀,削藩成果就此付之一炬。此后,直到唐朝灭亡,也没能彻底解决藩镇问题。

明朝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确保大明统治稳固,同时为了抵御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分封二十五个藩王,这些藩王大多拥有数量不等的军队,尤其是北部边防的“塞王”,甚至还拥有指挥军队权力。

虽然明朝的藩王不再拥有干涉行政和经济的权力,但拥兵自重的现象同样极为严重,因此当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之后,便开始着手考虑如何处理藩王的问题。此后,建文帝任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开始逐步推行削藩工作,由于各地藩王均拥有一定兵权,因此建文帝决定采取黄子澄的建议,以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继位仅仅一个月后,便派李景隆突袭周王府,以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为名,将周王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竟然举家自焚而死。两个月后,建文帝又将岷王朱楩废为庶人,迁往漳州。

建文帝的大举削藩,无疑让各地藩王人心惶惶,建文帝为防止威胁最大的朱棣有变,于是对北平周边重要官员悉数予以调换,而意识到危险的朱棣也开始暗中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结果朱棣迅速起兵叛乱,并最终通过四年的艰苦奋战夺取了天下,史称“靖难之役”。

清朝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

清军入关之后,虽然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但由于清朝初年统治力量不足,难以有效直接控制南方各省,于是便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于南方省份,其中吴三桂获封平西王(云南、贵州),尚可喜获封平南王(广东),耿仲明获封靖南王(福建),合称“三藩”。

清楚三藩权力极大,直接掌控着当地军队和赋税,可以说完全就是实权诸侯王,也正因如此,导致三藩逐渐滋生出骄纵之心,不仅多有违法之事,且势力在不断扩充之中,例如顺治去世时,吴三桂便曾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朝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不得不开始思考削藩的问题。

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以目疾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试探朝廷反应,康熙则命令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全部交出,并责令云贵两省督抚接管。朝廷的反应使得吴三桂等人警惕心大起,开始暗中着手准备。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随后吴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后疏请撤兵,朝廷趁机开始着手准备削藩。

结果,这次全面撤藩最终引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兵叛乱,之后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也趁机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导致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历时八年才最终平定。

从以上五次削藩来看,这种大规模的激烈削藩,往往都会造成统治的巨大动荡,而那些成功的削藩,往往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成的,例如汉武帝的“推恩令”,又如永乐帝的“控藩之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