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

出自《本草从新》1.《本草从新》:海参辽海产者良,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光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人工可投入豆浆、蛋黄、酵母、海洋酵母等合成饲料,使稚参发育成为成年海参。

【出处】

出自《本草从新》1.《本草从新》:海参辽海产者良,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光参。

2.《五杂沮》:海参,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

3.《闽小记》:闽中海参,色独自,类撑以竹签,大如掌,与胶州辽海所出异,味亦淡劣。

4.《百草镜》:入滋补阴分药,必须用辽东产者,亦可熬膏作胶用。

【拼音名】Hǎi Shēn

【英文名】Sea cucumber, Trepang

【别名】辽参、海男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绿刺参、化刺参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2.Stichopus chloronotus Brandt

采收和储藏:潜水员下水捕捞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网捕捞,但对资源破坏大,多禁用。捕后除去内脏,洗净腔内泥沙、血污,在盐水中煮约1h,捞起放冷。经曝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加蓬叶汁中略者,至颜色转黑时取出晒干。

【原形态】

1.刺参,体呈圆柱状,一般长20-40cm,宽3-6cm,背面隆起,具4-6行圆锥形大小不等的肉刺,腹面管足较密,排成不规则的纵带。口在前端,后端为肛门。口偏于腹面,周围具J状触手20个。口背有一乳突,生殖孔即位于孔突处。皮内的骨片主要为桌形体,幼小个体的桌形体塔部细而高,底盘较大,周缘平滑,老年个体的桌形体塔部变低或消失,只剩下小形的穿孔盘。产卵季节在5月底到7月初。

2.绿刺参,体呈四广柱形,一般长达30cm以上,沿身体的边棱,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较多,排列成3纵带,中央带较宽。口稍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浅层皮内的骨片,主要是略成方形的桌形体,上方稍向外扩张,顶上有小齿8-12个,最多可达16个;下方底盘小,有穿孔4-8个。深层皮内的骨片为小形的C形体。

3.花刺参,体稍呈方柱形,一般长30-40cm,最长可达95cm。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和排列不规则的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喘带较宽。触手20个。皮的内片:第1种为桌形体,基塔部顶端具12个向外扩张的小齿,它的底盘小,略带方形,中央常有4个大孔,周围有4个或4个以上的小孔;底盘较大的桌形体,其周围小孔也较多。第2种骨片是大小不等的C形体。第3种似为数个C形体连接组成的花纹样体。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时体色变异很大,多为橄榄绿灰色,并间有灰黄、浅褐及浓绿等色的斑点或斑纹,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多栖息于潮间带珊瑚礁旁或岩石下,大形个体多在海水较深处。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海南及雷州半岛、西沙群岛等沿岸浅海。

【栽培】

生活习性,海参多栖息于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风浪冲击小、水流缓慢、透明度较大、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生活生深自低潮线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浅水底,个体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从夏至开始约100天。当水温下降到20℃以下时即解除夏眠。刺参具有很强的再生习性,当处在不良生活条件下,体壁强烈收缩,从肛门排出内脏,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树、生殖腺等,条件转好时,再生新内脏。切去身体的一段仍可再生。以小型动植物为食,如腹足类、桡足类、软体动物的幼贝和硅藻及有机质碎屑等。海参为雌雄异体,生殖腺5-6月成熟。体外受精。经数个变态幼虫后发育成稚参,再进一步成长为成参。

养殖技术,可直接从产区捕野生稚参作苗。也可捕捞成年参作为亲参繁殖、育苗。亲参要求体长25cm左右、无损伤,一般为3龄以上。在蓄养池中一般3-7天即可产卵和排精。由于雌参有分批排卵的习性,应分批收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受精卵首先孵化为耳状幼虫,行浮游生活,摄食浮游生物,如硅藻类,以近逐步变为稚参。成参养殖目前主要是投石养殖法。即将石块作为附着基在海底堆成2-3m的石堆,使稚参苗附着。人工可投入豆浆、蛋黄、酵母、海洋酵母等合成饲料,使稚参发育成为成年海参。

【化学成份】绿刺参干皮肤含23ξ乙酰氧基-17去氧-7,8-二氢海参甙元(23ζ-acetoxy-17-deoxy-7,8-dihydroholothurinogenin)。绿刺参甙(stichlorosides)A1、B1、C1、D1及A2、B2、C2。刺参甙(stichoposide)A、B、D、E,羊毛甾烷型皂甙(lanostane-type saponins)和海holothrin参A,B,C等。刺参含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刺参提取液在终浓度为 0.75-1.49mg/ml时,对体外培养人胃癌 MGC、人肝癌7402、18肺腺癌、小鼠乳腺肉瘤EMT6及L-929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在1.49mg/ml时,对二倍体正常细胞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在0.75mg/ml和 5.94mg/ml时,对人宫颈癌(Hela)和 801细胞有促进作,当浓度增大至 11.88mg/ml时,才表现有抑制作用。低浓度(0.75mg/ml)刺参提取液对各种瘤细胞敏感性依次为MGC> EMT6>7402>18肺腺癌>HeLa>L929>二倍体>801。在高浓度(35mg/ml)时依次为L929>HeLa>801>二倍体>EMT6>MGC>18肺腺癌>7402。形态学观察结果,刺参提取液对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具体表现在肿瘤细胞圆缩、崩解。但对正常二倍体细胞毒性较弱,仅在高浓度(47.5mg/ml)时使细胞数减少,而细胞圆缩、崩解可见。小鼠腹腔注射刺参内脏酸性多糖(SJVP)40mg/kg,对小鼠MA-737乳腺癌和艾氏实体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2.5%和48.5%,而腹腔注射另一种多糖 SJVS 30mg/kg,对上述瘤体的抑制率分别为24.5%和41.2%。腹腔注射 SJVS 400g/kg时,对肉瘤 S180的抑制率为 48.4%。小鼠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刺参粘多糖,对移植性肿瘤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特别对MA-737乳腺癌的疗效可达88%。小鼠接种肉瘤S180第5日后,腹腔注射给药抑制率可达55%,若间隔 4d大剂量冲击给药的抑制率可达61%。对淋巴肉瘤Lio-1和小鼠肉瘤S37,的抑制率分别为51%和49%。若在接种癌株前给药,也可使转移灶明显减少,瘤体积缩小。别参粘多糖对高度恶性未分化的一种Lewis肺癌的抑制率可达66%,并具有抑制肺癌转移和肿瘤生长的作用。刺参甙A当浓度为1.55-25.Oμg/ml、刺参式 C浓度为0.39-25.0μg/ml时,对海胆卵细胞均有明显的毒力作用。从海参中分离的各种三蒲式或其混合物,对小鼠肉瘤S37有抑制作用。从绿刻参提取的Stichostatinl,对白血病细胞 P388的ED50为2.9μg/ml。

2.抗凝血作用刺参提取液终浓度[mg(生药)/ml]为8.33,25.0及50.0和刺参多糖终浓度[mg(生药)/ml]为33.3,99.9及200时,均可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具有抗凝血作用。刺参内脏酸性多糖SJVP及SJVS当浓度为0.025-5μg/ml时,均可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刺参体壁酸性多糖蜀SjamP试管内浓度为0.12-3.80μg/ml时,可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但SjamP抗凝血酶作用较肝素弱。Sjamp抗凝血酶作用既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又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PF4)抑制,而肝素则与AT-Ⅲ和PF4均有关。因此,Sjamp的抗凝血作用机制可能不同于肝素。小鼠静脉注射SjamP-B 15mg/kg,创面渗血阳性率为55%,作用强度与肝素相似(50%)。SjamPB的作用似乎较 SjampC(37.5%)为强。小鼠静脉注射Sjamp 2mg/kg时,其创面渗血阳性率无明显增高,而免静脉注射 2ing/kg时有自发出血,可见Sjamp对动物止血功能的影响可能为种属差异。兔静脉注射 Sjamp-C或 Sjamp-B 0.1mg/kg和 0.25mg/kg后,对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兔静脉注射Sjamp-C 2mg/kg,可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5h后凝血酶时间恢复正常。0.25mg/kg剂量时,Sjamp-C仍可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0.1mg/kg时,对凝血酶时间无明显影响。兔静脉注射Sjamp-C 0.25mg/kg,再钙化时间显着延长;而0.1mg/kg时,对再钙化时间则无明显影响。兔静脉注射Sjamp-C 0.25mg/kg,再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可见小鼠创面渗血阳性率、凝血酶时间及再钙化时间均可为后者纠正。海参提取液有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并有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的作用。海参中尚含有能增强尿激酶活性因子。海参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溶酶样纤溶酶,即对纤维蛋白具有直接分解活性的酶。且属尿激酶型。

3.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当刺参提取液的浓度为15mg(生药)/ml和 22.5mg(生药)/ml时,对体外 AN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刺参体壁酸性粘多糖SjamP在试管内终浓度为 2μ/ml时,对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50μg/ml时,对最大聚集率及坡度无影响,但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解聚。兔静脉注射Sjamp-C0.25mg/kg,对血小板有明显的促聚和抑制解聚作用;0.1mg/kg时,对最大聚集率无明显影响,5min有效解聚率也仅在静脉注射5h时稍有抑制作用;更低剂量时,则对聚集及解聚均无明显影响。Sjamp-B作用似乎较Sjamp-C为小,在0.25mg/kg时,虽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血小板解聚抑制作用与Sjamp-C近似,5h的有效解聚率由静脉注射前70.9%降到27.2%。0.125mg/kg时,对血小板聚集和解集均无明显作用。SjamP在体内(6.25μg/ml)对血小板的作用明显大于试管内(50μg/ml),提示Sjamp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可能不是简单的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尚待阐明。又Sjamp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与肝素不尽相同,因肝素在高浓度时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低浓度时则抑制血小板聚集,而SjamP低至 0.mg/kg时,对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给免静脉注射 Sjamp-C 2mg/kg血小板数明显降低,由静脉注射前的 60×10(4)/μl降至3000/μl。静脉注射后5h为36 ×10(4)/μl,仍低于静脉注射前的水平; 0.25mg/kg时,仅于静脉注射后10min血小板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0.1mg/kg时则无明显影响。兔静脉注射 Sjamp 2mg/kg 10min后,取血离心标本中上层血浆清亮,血小板极小,偶见小的血小板聚集体。而在离心后沉淀的红细胞中可见部分红细胞上粘附有血小板样颗粒,偶见血小板聚集体。故

上一篇:海参肠
下一篇:海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