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钩藤钩子、紫草各等分。方中紫草解毒透疹,为臣药。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

概述: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别名:红石根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5~9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胃肠虚弱者、大便滑泄者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紫草散(《小儿药证直诀》)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    

2.紫草红花饮(《中药临床应用》)治麻疹、痘疹,疹隐隐色红,将出而未出,大便秘结等。紫草6g,藏红花(泡)1g,垂柳丝6g,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紫花地丁、淡竹叶、浙贝各9g,甘草3g。水煎服。方中紫草解毒透疹,为臣药。    

3.(《证治准绳》)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服。 

紫草 《中国药典》 

【拼音名】 Zǐ Cǎo

【英文名】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别名】硬紫草、软紫草

【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紫草(硬紫草):呈圆锥形,扭曲,有分枝,长7~14cm,直径1~2cm。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粗糙有纵纹,皮部薄,易剥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灰黄色。

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1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 ,浸渍1 小时,滤过,残渣用乙醇2ml 洗涤,洗涤液加入滤液中,浓缩至约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于50℃干燥3 小时,粉碎(过三号筛)精密称取约0.5g,置10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4 小时内时时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51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左旋紫草素(C16H16O5)的吸收系数(E1% 1cm)为242 计算,即得。

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 )计,不得少于0.80%。

【炮制】 新疆紫草:除去杂质,切厚片或段;紫草、内蒙紫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新疆紫草切片(软紫草)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直径1~2.5cm。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深紫色。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紫草切片(硬紫草)为不规则的圆柱形切片,直径1~2cm。紫红色或紫黑色。皮部深紫色。质硬,木部较大,灰黄色。

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本品含羟基萘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计,不得少于0.90%。

【性味】甘、咸,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5~9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本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此外,试用本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摘录】《中国药典》 

紫草 《*辞典》

【出处】《本经》

【拼音名】 Zǐ Cǎo

【别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w(《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d(《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药志》),红石根(《辽宁经济植物志》)。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4~5月或9~10月间挖根,除去残茎及泥土(勿用水洗,以防退色),晒干或微火烘干。

【源形态】

①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线形,柱头球状,浅裂。小坚果直立,卵圆形,淡褐色。种子4枚,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野草丛中、山地阳坡及山谷。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广西、贵州、江苏等地。

②新藏假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全株被白粗硬毛。根直生,略呈圆锥形,支根常数个扭转在一起。茎直立,单一或基部两歧,被长硬毛。根生叶丛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黄绿褐色;茎生叶互生,较短小,无柄。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于茎顶,花两性;苞片线状披针形,具硬毛;花萼短筒状,裂片5狭窄叶状,与花冠等长或超出;花冠长筒形,紫色或淡紫色,长达1.5厘米,裂片5,椭圆形,外侧略被白毛,喉部与基部光滑;雄蕊5,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花柱纤细,柱头球形,2深裂。小坚果阔卵形,淡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于高山野草丛中或向阳坡地。分布新疆、西藏、甘肃等地。

③滇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质坚硬,外皮暗红紫色。茎单一,直立,无柄;基生叶狭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20厘米,宽约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被糙伏毛,叶背中脉被长硬毛;上部叶渐小,披针形。蝎尾状聚伞花序呈圆锥形;花两性;萼筒几全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花冠筒状,红色,长约1.4厘米,先端5浅裂,裂片呈三角形,反卷;雄蕊5,花药5个相连包围花柱,基部楔形,花丝短,被白色柔毛;子房上位,深4裂,花柱露于花冠之外。小坚果卵形,淡褐色。花期初夏。

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及西藏、四川、贵州。

【性状】

①硬紫草

为紫草的干燥根,呈扭曲的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长约7~15厘米,直径约0.7~2厘米,根头部具茎残基,常有侧根。表面暗紫色,粗糙,有纵沟,皮部薄,稍有鳞片。质硬而轻脆,易折断,断面片状,皮部深紫色,与木部之间有裂隙或呈小圆孔状,木部较明显,黄白色。气特殊,味微甘而酸。

主产东北、湖北、湖南等地。

②软紫草

为新藏假紫草的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扭曲,长约7~20厘米,直径约1~2.5厘米。表面暗紫色。顶端有茎基。皮部极疏松,成条状的鳞片,常十几层重重相迭,易剥落成不整齐的条状碎片。质松软而轻,易折断,断面成片状,木部不明显,黄白色,成环状,中心有暗紫色的大形髓。气特殊,味微酸。

主产新疆。

③滇紫草

为滇紫草的根除去外皮的木部,亦称硬紫草,圆柱形,长约15厘米,直径1~2厘米。下部长分歧。表面紫褐色,被暗紫色粉末,具扭曲的纵皱。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木部黄白色而稍紫,髓部紫色。气微弱,味微酸。滇紫草皮:为滇紫皮的根皮,呈不规则的碎片,长约0.5~5厘米,宽约0.5~2厘

上一篇:紫草茸
下一篇:紫参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