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王室的郑众,是如何开启宦官当政的先例的?

在郑众的帮助下,国家权力尽数收归皇帝手中,结束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郑众虽为宦官,确也是汉臣,自然对窦太后的做法,十分反对。这时候的郑众告诉汉和帝要学会忍耐,才能有机会多夺回政权。郑众虽然开启了东汉宦官参政的先河,但他却因协助和帝亲政、开创"永兴之隆"而受到后世称道。

说到郑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郑众是东汉宦官,郑众他不依附外戚,一心忠于王室,因此得到了和帝的宠信。在郑众的帮助下,国家权力尽数收归皇帝手中,结束了外戚干政的局面。因为郑众有功封侯,从此宦官势力开始得势,掌握了朝政要职,东汉王朝统治者的危机远远没有结束。

宦官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要直接服务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起居,所以深得皇帝宠幸。所以宦官专权和干政,成为中国历史上时常发生的事情。并且自古以来宦官专权,大多祸国殃民,被世人所唾弃。

特别是在东汉到明朝时期最为严重,然而深入了解历史我们会知道东汉历史上第一个专权的宦官并没有像赵高那般使得国家陷入危机,反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恢复了刘氏皇族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位东汉宦官第一个专权的人叫做郑众。郑众是河南人,出身到今天难以考证。有记载的是郑众成为宦官之后,在宫里掌管一些杂物,后来因为人机警,便被派去伺候皇帝。郑众一生侍奉过五位皇帝,从汉明帝一直到汉安帝。

郑众入宫毫无背景,他从一位小宦官一步步做起,得到上级提拔,后来侍奉皇帝,后来开始参与朝政的决议,权利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历史上像专政的宦官很多,他们的专政大都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所以许多朝的人代对宦官的是恨之入骨,宦官似乎是一个贬义词。

郑众的厉害就在于这里,他不像那些祸国殃民的宦官,郑众一生对东汉忠心耿耿。郑众收养的孩子,在他去世后被封爵为侯,并在朝廷身居要职。有人评价郑众功绩堪比霍光。

谨慎机敏,步步高升

在汉明帝永平时期,郑众进去了皇宫成为一名打杂的小宦官历史记载那时候的他,为人勤劳,有心机,深得上级领导喜欢。后来就被举荐去伺候汉明帝,汉明帝又觉得郑众为人值得信赖,便让他去照顾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章帝。

汉章帝即位,郑众便被提拔为内务府中常侍,然后郑众便参与到了帝国的决策当中。后来皇帝更是的许多决策都会听取郑众的建议,间接的郑众就成为了皇帝的顾问。在那个皇权至上的年代,一但的到皇帝青睐,就算身居很小的官职,由于能左右皇帝的决策,所以权力十分巨大。

到了汉章帝去世,之前的太子刘肇登上皇位,郑众再一次得到了提拔,直接负责皇宫采购采购和皇室成员的生活起居。并且他在汉和帝为登基之前就一直照顾汉和帝,那时候窦式一族把握朝政,郑众成为了汉和帝最信赖的人。

汉和帝登基的时候,年仅十岁。当朝的窦太后不愿意还权给这位年仅十岁的帝王,借顾皇帝太小,不能正确处理政务为由,继续把握国家大权。

窦太后还临朝监管朝政,将自己家族的人安排到帝国的重要位置之上,就比如她的哥哥被任命为侍中,类似于丞相。而窦太后的弟弟,则被派去做了掌管皇城军队的统领。以至于那时候的天下与其说姓刘,还不如说姓窦。

郑众虽为宦官,确也是汉臣,自然对窦太后的做法,十分反对。但是郑众那时候有是皇帝最信赖的人,自然不能表现出来。加之郑众那时侍奉过三朝皇帝,对权力的争夺早已游刃有余。这时候的郑众告诉汉和帝要学会忍耐,才能有机会多夺回政权。

计除外戚,归政皇帝

窦太后一族掌权后,嚣张跋扈,完全不将皇权放在眼中,经常胡作非为,祸害百姓。窦太后的哥哥还强行夺取了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被赏赐的田地,沁水公主敢怒而不敢言。窦太后的弟弟更为过分,当街侮辱妇女,抢夺民女,官府还不敢对其如何。

更甚的是当时的朝臣大多皆为趋炎附势之辈,暗地里称呼窦现为万岁,这可是皇帝才能有的称呼。幸好当时的朝臣还有对大汉忠心耿耿的,多次斥责其它人之后,这种称呼才被止住。

有压迫必然有反抗,窦式政权被几个正直的大臣冒死上书,请求汉和帝惩治。可惜汉和帝为知道窦式专权祸害无穷,奈何那时的汉和帝即无实权,也无兵权,要推翻窦太后一党,谈何容易。

后来窦宪企图谋反,幸好郑众及时告知汉和帝,二人提前商议好了计策。郑众出谋让汉和帝先下旨,在窦现远征未回朝之前,另外封赐他一个更高的官职,趁机安排自己的人牢牢将皇城的军队把控在自己手中。

等到窦宪远征回来后,汉和帝有悄悄下令皇城严禁车马人员出入。传诏让窦现第二天早上入宫见驾。窦现以为是汉和帝要表彰自己,便未起太大疑心。当天晚上,汉和帝有派禁军不动声息的捉拿归附于窦式一家的大臣,并控制住了窦家的其它人员。

第二天早上,汉和帝立即下令收回窦现的军事大权,改封为侯。窦现突然间不知所措,就被扣押,就这样一夜之间京城便彻底被汉和帝掌控。

汉和帝深知窦氏势力深入帝国深处,根生地固。冒然将窦氏一族斩杀,必然引起窦氏集团的依附者,拼死反抗。所以汉和帝对外声称为表彰窦氏对汉朝的巨大贡献,赏赐他们封地,其实借此来给自己消灭窦氏残余势力制造充足的时间。

窦家兄弟到了各自封地,便有被郑众提前准备好的人,百般折磨,力图使他们自杀,来解除后患。最终窦家几兄弟,忍不住每日酷刑的摧残,全部自杀身亡。窦太后一族彻底倒台。窦太后便交出了所有权力,被禁足与深宫之中。就此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外戚专权,被郑众出谋划策之下,彻底解决。

忠心辅政,开创盛世

这时的汉和帝才仅仅只有十四岁,收回权力的他,对处理朝政也并不熟练,大多还是要依靠郑众的帮助。这时的郑众可谓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如果他想像窦太后那样控制朝廷,轻而易举,但是它并没有这样做。

郑众知道,自己虽然有野心,但自己是汉室家臣,汉和帝信赖自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其它事情想都不敢想。所以郑众便忠心耿耿的辅佐汉和帝,就这样郑众,帮着汉和帝熟悉政务,帮助他决策国家大事。郑众也成了东汉第一个参与朝政大事的宦官。

汉和帝为了表彰郑众,多次赏赐他金银珠宝,高官厚禄,可是都被郑众拒绝了,只接受了一个官阶并不高的职位,后来多次退让不行,才接受了汉和帝封赐的鄛乡侯爵位。

在郑众的帮助下,汉和帝逐渐能独立且熟悉的处政务。并且汉和帝在郑众的教导下,体恤百姓,整顿朝政,凡事亲力亲为,不敢怠懈半步。汉和帝在位时还改革用人制度,招贤纳士,不问出身,在全国范围内征召有才之士。

后来黄河水患,郑众有帮助汉和帝开仓赈灾,救济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耕田。这些举措使得汉和帝十分受到民众爱戴。没几年东汉王朝又迎来了再一个盛世,国泰民安,经济政治稳定。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年仅二十七岁就驾崩了,之后郑众又辅佐年仅十三岁的汉安帝,直到去世。

郑众虽然开启了东汉宦官参政的先河,但他却因协助和帝亲政、开创"永兴之隆"而受到后世称道。他的子孙也世代为官。郑众死后,他的养子郑闳袭封鄛乡侯,郑闳死后,其子郑安又袭封鄛乡侯。郑安死后,侯位才被除。但桓帝时,郑众的曾孙又被封为关内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