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虽最后失败,但是他发起战争的时机却非常好

此时的关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充分体现了刘备对他的信任。关羽北伐,兵锋直指曹魏在荆州的占领区,主要是襄阳和樊城。于禁虽然率领七支军队救援,却受到关羽的水攻,最终兵败被俘。关羽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取得胜利,被当时人称为威震华夏。关羽捡了个便宜,当然在襄樊战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关羽是刘备军事集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不仅是刘备创业的左膀右臂,更是刘备军队的头号大将,以及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不过作为二当家的关羽,在战场上尽管十分骁勇,却鲜有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开辟战线的事迹。

当刘备势力取得荆州南部四郡后,刘备才算是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地盘。此时关羽镇守荆州地盘的前线,当刘备带兵进入益州之后,关羽就成了荆州地盘的留守大将。此时的关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充分体现了刘备对他的信任。关羽也迎来了自己武将人生的巅峰——北伐曹魏,威震华夏。

关羽北伐,兵锋直指曹魏在荆州的占领区,主要是襄阳和樊城。而当时镇守此处的正是魏国宗室大将曹仁,他对于关羽的攻势根本无法有效遏制,以至于襄阳和樊城分别被包围,形势急转直下。曹操收到消息后,立即派遣大将于禁率领军队救援。于禁虽然率领七支军队救援,却受到关羽的水攻,最终兵败被俘。

曹操收到于禁战败的消息后,考虑到都城许昌离关羽军队所在地较近,担心会受到攻击,于是打算迁都避之。关羽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取得胜利,被当时人称为威震华夏。为什么关羽可以不断取得战胜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关羽军队士气高涨

关羽的北伐是在刘备于汉中击败曹操,取得对当地的统治权,而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后进行的。此时魏军新败,而刘备军队新胜,双方在心态上截然相反,在战场上的士气也是此消彼长。

可以说,关羽北伐时,其部队中上至将领,下至士卒,都是士气高昂,而他们的对手,也就是曹仁和于禁率领的军队,都是士气低沉。对于军士而言,行军作战时的士气十分重要,可以影响战事的走向。

二、曹仁镇守襄樊期间,徭役过重,招致叛乱

曹仁是一方大将,治军向来有方,但是却缺乏治理地方政务的能力。在其治理襄樊一带的时间内,他征调徭役过多,百姓的负担很大。其实这也难免,毕竟襄樊一带面临来自刘备势力和孙权势力的夹击,曹仁面临的军事压力也很重。但是无法消除百姓的重担,又怎么能换来领地的稳定呢?

在关羽北伐之前,襄樊一带便发生过叛乱。关羽开展进攻后,先是有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接着又有一些地方人士受不了徭役,背叛曹魏,依附关羽。有了这些来自襄樊一带内部的助力,关羽的进攻可谓是里应外合,胜算大增。

三、关羽军士久在荆州,比曹仁、于禁熟悉襄樊地理

曹仁和于禁是来自北方的武将,熟悉陆战、马战以及在那种平原地带进行冲锋的战术。而荆州一带湖泊众多,不是他俩熟悉的地理环境。在这种地方,北方武将曹仁和于禁难以发挥自己的实力。

关羽虽然也是来自北方的武将,但是刘备势力颠沛流离,关羽也从北方逐渐来到荆州。不过关羽在荆州待的时间很长,而且还是在刘备麾下负责治理水军。因此,关羽比曹仁和于禁要熟悉荆州的地理环境,知道该如何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战斗。后来于禁被关羽利用天降大雨、掘江堤而倒灌大水,所率七军皆被水淹而投降。樊城也被水淹了,曹仁差点就守不住。

四、孙权当时进攻合肥,吸引了曹魏主力,关羽捡了便宜

赤壁之战后,曹魏势力大减,不但荆州一带丢了许多地盘,就连孙权也咄咄逼人地进攻曹魏与江东接壤的地盘。当时曹魏的主要敌人就是刘备和孙权势力,当时孙权显然更有威胁,因为他的地盘更大,兵马更多,实力要超过刘备许多。加上当时刘备刚平定了益州、汉中,曹操想必认为刘备势力接下来的治理重心应该是益州、汉中一带,于是当孙权进攻合肥时,曹魏将主力部队拉到了淮南,和孙权作战。

如此一来,曹仁手底下的兵马说白了就是一些第二梯队的部队。而且由于曹魏主力部队在淮南战场,与孙权交战,因此当关羽北伐时,很难及时有效地调动军队支援曹仁。关羽捡了个便宜,当然在襄樊战场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尽管后来关羽因为东吴的背叛,被吕蒙等人在背后插了一刀,导致败走麦城,最终被杀害,但是关羽的北伐还是大大震撼了曹魏,确实是威震华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