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经·夜来西风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然而,梦醒之后,自己仍是一个困居中原的平民百姓。马致远青年时期,正当蒙古统一南北之际,他亲身经历了这一动乱的历史。马致远的前期虽屡遭困顿而豪气犹在,豪放之中多有层面激抗争之音,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调有所不同。名不详,以字行于世。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散曲集有《东篱乐府》。

【原文】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注释】

九天:极言天之高远。

鹏鹗:均属鹰类,此以自谓。

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登楼意:东汉末王粲依附荆州刺史刘表,不被重用,郁郁不乐,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并作《登楼赋》以明志抒怀。

上天梯:此指为官的阶梯。

【译文】

深夜的睡梦里,自己像展翅高飞的大鹏,乘着强劲的秋风,翱翔在九天云海之上。然而,梦醒之后,自己仍是一个困居中原的平民百姓。可悲呀,这境况不知道故人知不知道?心里有登楼的意愿,但可恨没有上天的梯子。

【创作背景】

马致远青年时期,正当蒙古统一南北之际,他亲身经历了这一动乱的历史。当蒙古军队灭宋的时候,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随军南下,参预戎机,有些人固然爬上去了,但更多的人却屈沉下僚,流寓在江南一带。马致远大概是属于后面一类的。他可能到过江汉、登过当阳县的城楼,吊古伤今,想到自己的天涯落魄。马致远的前期虽屡遭困顿而豪气犹在,豪放之中多有层面激抗争之音,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调有所不同。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早年即参加杂剧创作,从事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状元”之誉。他的杂剧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5种,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