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创办了什么企业

张之洞注重师范教育,提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张之洞一、整顿、改革传统教育张之洞早年为清流派党的领袖之一,他不畏权贵,敢于针砭时政,被称为“翰林四谏”之一。在清末从变科举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张之洞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张之洞主张改革书院管理制度。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人称为“张香帅”,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注重师范教育,提出 “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 关系至重”。

张之洞

一、整顿、改革传统教育

张之洞早年为清流派党的领袖之一,他不畏权贵,敢于针砭时政,被称为“翰林四谏”之一。他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积极无能,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的腐败积弊,提出了整顿、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首先,他主张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度。在清末从变科举到废除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张之洞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张之洞主张改革书院管理制度。他先后颁布《两湖书院各分教规程》及《两湖书院学规课程》,对书院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创办新式学堂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第三》中主张:“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县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设大学,县能设中学,尤善。”并提倡因陋就简,利用各地书院、善堂、祠堂、庙宇等场所及其经费兴学,以及鼓励地方官绅捐资办学。

他说:“外洋各国学校之制,有专门之学,有公共之学。”专门之学即各类实业学堂,他主张设立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等学堂。公共之学即普通教育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外国学制完备周详,“吾将以为法式。” 

他还提倡留学教育。他说:“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张之洞认为,学生到国外培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留学教育作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富民强国的重要途径。留学教育成为他设计的教育框架的重要部分。

三、厘定近代学制体系

张之洞为配合振兴实业,在湖北发展实业教育。其中较有成效的是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农业和工业所需要的人才。

为改良湖北农业,张决定创办农务学堂,培养农学方面的人才。1898年4月,农务学堂正式成立。张在招生示文中阐明兴办农务学堂,讲求农学的重要性:“富国之本,耕农与工艺并重,近来泰西各国,农务最为兴盛",中国地处温带,原隰活衍,甲于环球。及因农学不讲,坐使天然美利,雍阏不彰,此农学不讲之故也。“1900年,学堂设立蚕桑试验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02年,学堂迁到城北武胜门外扩建,按照计划改制,并派15人赴日考察农业,归国后大部分被选为学堂教习,充实了学堂的师资力量。农务学堂成为湖北实业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一所学堂,毕业后的学员也为湖北农业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工业 ,需要较多的工业技术人才,因此他对工业学堂也较重视。他认为: “中国士人囿于传统观念不屑于学习‘工艺’,而一般的工匠又没有文化知识,缺乏具有理科理论知识的人才,因此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探寻其原因;对于引进的机器,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这是中国人才匮乏,工业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发展新式教育就要有两类人才 ——工程师和技师,他说:“工有二道:一曰工师,专以讲明机器学、理化学为事,悟新理、变新式,非读书人不能为,所谓智者创物也。一曰匠首,习其器,守其法,心能解,目能明,技能运,所谓巧者述之也。”

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张之洞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他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学中学的具体要求。“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阅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