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大学含金量-莱比锡大学世界排名

莱比锡大学,公立大学,地址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办时间1409年,是现今德国境内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Lipsiensis,大学设立的艺术系接收了从布拉格回来的师生,莱比锡大学获得了当地统治者的大力资助,并在同年9月9日获得教宗历山五世的认可,12月2日正式成立。

莱比锡大学,公立大学,地址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办时间1409年,是现今德国境内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历史

在欧洲,除了业已存在的大学外,13世纪新建的大学都是由教皇倡议并设置的,进入14世纪,欧洲各地的君主纷纷开设属于自己的大学,但仍必须获得教皇的认可,欧洲大学的数量迅速增加。1378年至1417年发生了教会大分裂,这对欧洲的政治版图和大学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这场教会大分裂,原本聚集在巴黎的来自欧洲各地的师生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各地所支持的教皇那一边,尖锐的民族对立和宗教信仰冲突导致了德国师生大规模地离开巴黎大学返回故乡,由此促成了德国内一大批大学的出现。德语圈地区在教皇的大力支持下场新建大学的运动,这批新大学都获得了教皇颁发的特许。

1409年布拉格查理大学发生了同样的分裂情况,许多在布拉格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返回德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图林根的方伯侯爵、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后来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Sachsen),1370年4月11日–1428年1月4日)和他的弟弟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威廉二世(William II,1371年4月23日–1425年3月30日)于1409年创建了莱比锡大学,当时的校名为Alma mater Lipsiensis,大学设立的艺术系接收了从布拉格回来的师生,莱比锡大学获得了当地统治者的大力资助,并在同年9月9日获得教宗历山五世的认可,12月2日正式成立。其后又相继设立了医学系(1415年)和法学系(1446年)。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莱比锡大学持续发展,建立了新的院系,并一度成为德国最大的大学。莱比锡大学师生参加了德国1848年的三月革命。1923年萨克森皇家兽医学校从德累斯顿搬到了莱比锡,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兽医系。

在20世纪初期,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右翼保守主义思想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年—1919年)时,学生们在校长的要求下取下了大学主楼上的红旗,挂上了韦廷王朝的旗帜。因魏玛政府签署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引发的卡普政变期间,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占领了市中心并向卡普的反对者开枪。1931年莱比锡大学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学生组织赢得大学学生组织的选举,1933年超过100名教授联名支持希特勒上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莱比锡大学成为被允许继续授课的四所"大德意志"大学之一。

二战结束时,莱比锡大学位于奥古斯特广场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圣保罗教堂以及位于贝多芬大街的主图书馆均被大面积摧毁,全校60%的建筑和70%的藏书在空袭中化为灰烬。1946年2月5日大学重新开放,此后大学陆续重建和扩建,并于1968-1973年修建了142米高,共29层的大学主楼Uni-Hochhaus,大学校门则仍保留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设计。两德统一后,于1994-2002年期间按原样重建大学主图书馆Albertina。到2009年大学600周年校庆前后,市中心新校园(包括重建的新主楼和圣保罗教堂)将全新落成,但均为在原建筑基础上的现代设计风格。

校际交流

2006年6月,莱比锡大学与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协议,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设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将面向德国东部地区介绍中国、汉语和中国文化。

院系设置

1900年大学主楼

大学图书馆

神学系

法学系

历史、艺术和东方文化系

文字学系

教育学系

社会学和哲学系

经济学系

体育系

医学系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系

生物学、药学和心理学系

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系

化学和矿物学系

兽医学系

著名教授讲师科研工作者

莱辛

威廉·冯特

海森堡

在近600年的历史中,有过不计其数的教授和学者在莱比锡大学任教,其中包括:

卡尔·菲利普·埃曼钮·巴赫,德国作曲家,J.S.巴赫的次子。他是古典乐派的开创者之一。

卡尔·宾丁,德国法学家,1892年—1893年及1908年—1909年两度担任校长。

古斯塔夫·费希纳,德国物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实验美学的创始人,1824年—1839年任物理学教授。

索菲斯·李,挪威数学家,1886年—1898年任教,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

台尔多·里特,德国教育学家,1920年—1937年任教,1931—1932年任校长,文化教育学派的重要思想家。

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815年他获得教授资格,1848年他成为莱比锡天文台台长,拓扑学的先驱。

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德国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民族学家,1886年—1904年任教,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伽达默尔,德国哲学家,1939年—1947年任教并担任校长。

恩斯特·布洛赫,德国哲学家,1948年—1957年任教。

约翰·马蒂亚斯·哈泽,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地图绘制家和历史地理学家。

菲利克斯·克莱因,德国数学家,1880年—1886年任教。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德国诗人。

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路德维希,德国生理学家,1865年起任生理学教授。

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彻尔,语言学家,1865年—1875年任教授

康斯坦丁·冯·蒂申多夫,神学家,1854年起任教授,

威廉·冯特,德国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1875年任哲学教授,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学研究所。

威廉·韦伯,德国物理学家,1843年—1849年任教,电磁学研究先驱,磁通量单位以其名字命名。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奥地利物理学家,1900年任教,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特奥多尔·蒙森,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48年—1851年任法学教授。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8年任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助教。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国化学家,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7年—1906年任物理化学教授。

瓦尔特·能斯特,德国化学家,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9年就职于物理化学系。

古斯塔夫·赫兹,德国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4年—1961年任物理学研究所主任。

纳坦·瑟德布卢姆,宗教历史学家,193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12年—1914年任宗教学研究所主任。

沃纳·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7年—1942年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彼得·德拜,荷兰化学家,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27年—1936年任物理学研究所主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