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力手机玩失踪看互联网圈的营销伎俩

对互联网圈而言,从来不缺热点……炒了许久的格力手机,这一次终于揭开了面纱,可是开卖半个小时后却玩起了失踪。格力手机的此次“跳票”,低调的好像什么都未发生过一样,但却引来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猜疑,难道这又是格力的一次借势营销?本文我们就从此事件说起,看看这些年互联网圈奇葩的营销伎俩。

对互联网圈而言,从来不缺热点……

炒了许久的格力手机,这一次终于揭开了面纱,可是开卖半个小时后却玩起了失踪。8月24日,格力手机在聚划算10点准时开抢,但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后,手机(包括购买链接,预热链接)便从聚划算上消失了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格力手机的此次“跳票”,低调的好像什么都未发生过一样,但却引来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猜疑,难道这又是格力的一次借势营销?

虽然格力方面回应称,此事件系经销商未取得总部授权,但仍然不免让人疑问,格力空调是在全国自建专卖店渠道的,哪个经销商敢自己干呢?

本文我们就从此事件说起,看看这些年互联网圈奇葩的营销伎俩。

那场10亿赌约

格力手机曝光许久,还要从2013年的那场10亿赌约说起。

2013年12月12日,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现场,雷军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而董明珠在现场强硬回应道:“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这场赌局被看做是互联网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之间的一种交锋。

就在大家对这场赌局输赢讨论热火朝天时,今年1月,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录制深圳卫视一档财经节目时,谈到了与小米CEO雷军的10亿赌局,董明珠表示,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董明珠在此后的采访中话锋一转说因为小米现在已经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所以自己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之间的10亿元赌约宣告作废,可雷军好像没有善罢甘休的意味,回应了一句“小米并未涉足房地产”。

最后这场赌局也就不了了之了,原来是节目组导演特意安排了一幕即兴“游戏”,却把格力手机推上了风口浪尖。可秒杀小米真的能如董姐所言那么简单么?

行业不景气,斗嘴吸人气

董姐习得互联网思维后大有将此蔓延到传统行业的趋势,现在就连传统行业也从不点名的暗斗到公开点名的撕逼了。

前不久,国内两大空调巨头格力和美的就因为“挖人事件”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只要是珠海那家企业(指格力)的人,我们绝不会用。”不过方洪波此言一出,再度被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回击,“有没有到珠海挖人,到(珠海前山的)北京酒店一查便知。”

其实,近几个月国内多家大型空调企业都因销售形势不好而调减了今年的销售目标,格力美的此番斗嘴,就当做是给今年惨淡凄凉的空调行业添一剂调料了吧。

秒没了!火热度堪比春运车票

与格力手机这种玩消失的把戏比,互联网营销圈还有一个词叫秒没。秒没的通俗释义,产品上线后,一秒钟就被用户抢购一空,火热程度堪比春运火车票。但是,秒没也有很多特殊情况,有些就是互联网公司的营销噱头,背后则是刷量造势。

去年7月,台湾“公平委员会”对小米开出了60万新台币(约12.4万人民币)的罚单,原因是小米公司去年12月在台湾举办红米手机网络抢购活动时,虚报商品数量。台湾2013年12月9日、16日与23日共举办3波网路购买红米手机活动,分别开放1万台、1万台、8000台红米机购买,最终宣布这些手机在10分钟、1分多钟、半分钟内销售完毕。但实际上,在小米官方宣布售罄之时,红米手机仅分别售出了9339个、9492个及7389个。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