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化中的胎教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胎教是舶来品,是现代育儿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其实,在我们的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胎教在日后孩子的成长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胎教是舶来品,是现代育儿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其实,在我们的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胎教在日后孩子的成长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史记》说,妊娠的时候,医典里也说了,妇女受孕三个月时,虽然没有完全成型为胎儿,但是听觉、触觉已经在开始发展中,因此对谨寝室、戒淫声、杜邪色和正言行四方面进行规范,大都放在《列女传》、《女德》等作品中。

《大戴礼记·保傅》对胎教的时间环境做了阐述说,胎教,孕妇在七个月的时候,在卧室里进行。《列女传》里也说:周王后身怀成王的时候,站着时不踮脚尖,坐着时不歪斜身子,独处时不傲慢孤寒,虽然遇到愤怒的事不出恶言骂人,这就是胎教啊!还对孕期有关行为、摄养、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项都做了一定的表达。如除烦恼、禁房劳、戒生冷、慎寒温、服药饵、宜静养等,以达到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防止堕胎、小产、难产。

笔者认为,对胎教阐述最为深刻的应该推崇《医心方·求子》:女子怀孕以后,应该多做好事,不要去看不好的东西,不听难听的语言,不要责骂别人,不诅咒别人,不要受到惊吓,不要太疲劳,不要乱说话,不要太伤悲忧郁,不要吃太冷太热太酸的东西,不要陈祚马车,不要到太高的地方去,不要到水边河边,不要下地干活,不要快步行走,不要吃药打针,要端正好心态,常听经书文化,就可以让孩子聪明、智慧、忠贞、诚实,这就是胎教。

古人还说,如果你想孩子长大以后清新秀气,你应该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如果你还想让孩子成为聪明俊杰的人,你应该多学习些文化知识和艺术才能。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