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搭建幼儿语言发展平台

新《纲要》中在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些指导要求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操作环境,可以从多维度搭建幼儿语言发展平台。

幼儿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思想,吸收知识,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新《纲要》中在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些指导要求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操作环境,可以从多维度搭建幼儿语言发展平台。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日常生活中重交流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师幼对话就是提高幼儿语言交流与应用能力的最好契机。

首先,对幼儿发出的相应积极应答。孩子们经常会在星期一的早晨跟老师说说自己在周末的见闻,特别是一些孩子跟父母外出旅游了,就迫不及待的要把出游经历告诉老师。这时教师就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不妨在散步时,餐前等自由活动时间与这些幼儿单独交流,让幼儿进行完整的表述,提高其讲述的连贯性,有序性,生动性。关注幼儿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进步,及时肯定表扬,激发幼儿爱说,敢说的欲望。其次,鼓励幼儿多观察,并为幼儿的同伴交流创设机会。教师要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边看边说如:秋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语言活动中重发展

新《纲要》中并未指出要求幼儿掌握多少词汇,会讲多少故事,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操作环境,所以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上好语言活动。语言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要使幼儿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之一,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口语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中,立足点要放在思维这个高度,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住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的素材和启发思维的时机。对每一次语言活动提出具有发展性的教育目标,切实落实到位。

三、各领域教学中重渗透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着幼儿对音乐的兴建,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外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如:在小班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时,可把幼儿带到一颗桃树前,让幼儿讲一讲猴子在干什么?使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孩子可能会说:小猴在爬树,小猴在吃桃子,小猴子荡秋千。在此基础上,可请幼儿一起数一数桃树上有几只猴子。这样,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应采用先请幼儿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活动,最后请幼儿讲一讲你是怎样做好的等方法。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色,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特色研究中重提高

在幼儿园多元智能教育研究引领下,本班选取的特色研究是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是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提高语言能力的生动教材。在教育中,我选取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让幼儿从中学习大量新的词汇核心的表达方式,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初步欣赏能力,增强对民间文学作品的兴趣,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首先,利用讲故事促进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取适宜的故事,如《阿凡提的故事》、《渔童》、《十兄弟》等。选择一些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适当重点、结构简单、对话较多的故事,让幼儿练习复述。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提问、启发、帮助幼儿理解和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和对话,激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愿望。这种复述对训练幼儿的记忆力、练习说连贯性语言有很大作用。

其次,通过童谣、绕口令提高幼儿发音准确性。幼儿非常喜欢一些顶真童谣和绕口令。在实践中,我们利用餐前活动时间让幼儿学习一些童谣,自由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说说绕口令,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幼儿还会把一些《跳绳歌》等民间童谣自发的用到户外体育活动中。另外,我们还根据主题活动计划适当让幼儿接触古汉语诗词,如在《快乐中秋节》主题中教幼儿背诵《水调歌头》,并教幼儿诵读简单的声律。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勇于交流,善于运用,掌握好用好语言这个交流工具,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上一篇:幼儿识字刍议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