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迅速普及,逐步推广,幼儿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认为,除了我们经常运用的游戏、故事、儿歌、谜语、音乐、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外,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成功实现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迅速普及,逐步推广,幼儿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好玩好动,注意时间短,而且又让其处在极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所以当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英语教育活动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运用英语满怀期待的与幼儿交流对话时,小朋友却是双眼茫然,不知其意;另一现象是:在活动中,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进行讲解,而幼儿却东张西望,兴致索然。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才能使幼儿不借助任何其他非语言媒介直接理解英语,最后过渡到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些英语表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呢?我认为,除了我们经常运用的游戏、故事、儿歌、谜语、音乐、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外,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成功实现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及其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英国诗人密尔顿说:“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和他的学生心神交会。”心理学家琼斯也曾说:“常规就是9%有效的肢体语言。”教师就如同演员一般,站在讲台上,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不但要能“讲”,还要会“演”,使台上台下互通一气。因而肢体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他们的记忆。

下面是我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习之本,是幼儿在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动力,他是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的一种力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认为教育首先要启发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可以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苦”而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在“乐”中学,英语是一种新鲜的语言刺激,幼儿喜欢听,感觉好奇,愿意跟你学,跟你做。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过程的特点看,幼儿的兴趣容易注意转移。幼儿凭借一时兴趣选择了某一学习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由于生理上相对出现了疲劳状态,更由于教学过程、形式的呆板,致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认知兴趣主要集中在动态而非静态语言上。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在教学中尽量运用肢体语言去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保持住“乐”学的情绪。如在学习短语“brashmyteeth”时,我以哑剧的形式导入活动,表演刷牙的动作请幼儿猜,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自然无声地激发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如在学习单词“Fat,Thin”时,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表情,表演“小胖猪,瘦皮猴”的动作,引起了幼儿的哄堂大笑,幼儿兴趣高涨,感觉到学英语并不枯燥,而是有趣的、好玩的,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因而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能够喜欢学英语、说英语。

二、通过肢体语言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专心”。小孩子在听音乐、看电视卡通片时,会聚精会神,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力。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