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对此,本文就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师范数学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师范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由于师范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定因素,这一因素也使得教育工作出现了一定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矛盾凸现出来。情感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发展,它不仅仅是培养数学师范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对此,本文就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理论实践一、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内容

(一)了解现代数学教育观

数学教育的知识素养不仅仅包括如何规范性的使用数学语言、科学论证和表达数学知识,其中如何对数学语言与数学符号进行互译,培养学生条理化的思维、数学语言的准确简练也非常重要。组织有让学生了解数学语言、符号的发展,数学的演变过程,才能够培养其数学化思维。

(二)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教育目标中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比如数学中较为常用的综合法、反证法、分析法、归纳法、反演法、一系列建模方法等。包括换元法、参数法、构造法与分解法等较为基础的数学素养。

(三)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学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学生只有在数学方面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师范数学情感教育实践思考

(一)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实践

师范数学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师范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由于师范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定因素,这一因素也使得教育工作出现了一定问题。因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学习情感

一直以来,师范院校都是教师和家长较为推崇的热门专业,他们普遍认为,教师在职业分配上有保障、工作稳定可靠、待遇优良。但随着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日趋饱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逐渐凸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长和学生的不满,严重冲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成绩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日后学业的成功与否,要知道,任何知识都是一点一滴所积累起来的,如果我们耽误了学习的机会,那么我们同样会由于现在的无知与选择的失误而后悔。对于师范生而言,学习上出现问题大多是由于信仰失误所引发的,学生如何看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与毕业生分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情感。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政策理论的宣传,同时还应该从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及思想情感层面对学生给予关心与帮助。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师范学习是使命与责任的集合,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为今后的事业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个人素质的发展与事业的进步。”

2.培养数学理念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都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或是片面注重教材教学,二者不能很好的协调,从而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部分学生过分注重数学理论基础课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只衷心与其他教学技能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一现象对学生素质造成了极大弱化。出现这一问题,从主观上来看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所导致的,但实际上正是由于任何教师缺乏数学教育与目标培养的认识,忽视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所造成了这一困局。

因此,教师不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兼顾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升。比如在教学当中要培养起一种良好的教育作风,树立起学生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情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师范教育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培养学生、关心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教育与传授不仅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态度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其发展也同样重要。

3.拓宽知识需求



有很多教师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学生的智力潜力远未被开发。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稍高的学习目标。并且这一目标只能够通过学生勤奋的钻研、刻苦的努力所能达成。学生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其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就充分反映了数学教育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着手,从而不断强化其职业情感认同,在思想层面上对追求科学知识合理化,实现师范数学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反思

师范数学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同时,情感教育中教师所带给学生不仅仅是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师生间的互动也会更多,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探讨性的问题供大家思考。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良好的教育理念是数学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但如何对学生的人格品质与情感体验加以区分,并充分地体会二者之间的差别来找到解决数学教育改革试验的症结所在。

2.数学情感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师生间情感的碰撞,师生之间保持恰当的情感交流距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想、高尚人格品质的形成,从而彻底走出“理论—总结”的怪圈。

3.数学情感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EQ的补充教育,他对传统数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迭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适时地加以补充和完善将会决定师范院校科学化、规范化的走向。

三、结语

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论语》等著作中就对情感教育做出了大量表述,但情感教育理论基础则发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现阶段,我国并没有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指导性的情感教育体系,正因如此,如何探寻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师范院校数学情感教育模式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意义的课题。但需要看到是,师范教学体制改革乃至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是一项极为庞杂的工程,还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