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美术教育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素质教育与探究式教育活动不断开展的今天,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更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问题提出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最为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素质教育与探究式教育活动不断开展的今天,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更起着积极的作用。

《纲要》告诉我们:“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对广大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当今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改革和实施探究式艺术教育指出了明确方向。

长期以来,由于固有的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育总存在着以下消极因素:

一是上课模式的统一化,老师教幼儿做,不容易创造幼儿自我创作的机会。

二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对幼儿情感体验不够重视,只关注最后的成果是否好,对幼儿的艺术表现力没有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是创设展示作品的条件单一,没有充分使幼儿感受到艺术创造的快乐。

为了纠正这些缺陷,真正切实的达到《纲要》对我们的要求,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在园领导关于《幼儿五大领域探究式教育研究》实验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尝试以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教育内容,创设为幼儿艺术活动留有余地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功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的方法

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助以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二)实验对象

抽取99年12月—2000年12月出生的幼儿40人,其中实验班与对比班各20人,两班幼儿年龄均等,条件基本相同,师资力量均等。实验时间为一年。

三、实验过程

(一)创设有“充足余地”的环境

1、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

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大胆创造,就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活动过程中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

2、创设幼儿积极参与的物质环境

(1)幼儿参与设计环境

我们班每个月都有主题更换,随着内容的不同,环境也在做着不停的更换。我们把设计的任务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的安排给幼儿,请小朋友来设计每个月的主题墙、活动区,倾听幼儿心声,采纳幼儿建议,放手让幼儿去设想、尝试和体验。这对发展其思维灵活性,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都是有益锻炼。

(2)幼儿参与布置环境

各活动区、墙面、走廊、每月更换的主题墙都是幼儿展览自己成果的空间。幼儿可随时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将作品布置到他们感到满意的位置,开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互相交流,互相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美化了周围的环境。

(二)注重以幼儿体验为主的教育方式。

1、让幼儿“在体验中学”的教授方式

在很多美术制作活动中,都是老师先展示步骤,小朋友照做。为了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表现力,很多活动我们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有选择的改变教授方式,比如:做小斑马的背心,我会展示背心后,请孩子观察讨论背心的材料和图案,请他们仔细探究制作方法,把这个难点留给他们,而在孩子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启发和指导。同时,注重让孩子们去教孩子们,让他们学会探讨与合作。

2、丰富感性经验,注重美术活动前的体验

在有的美术活动中,我们会以提高幼儿表现力为重点,不出示固定的教学范例,而是展示大量的丰富的实物图片,或讲给他们与内容有关的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或通过电化教学等等手段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经过体验再进行美术活动,孩子们会把自己那丰富的想象力和急待表现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显露出来。

例如绘画:美丽的森林。我们在这之前就组织孩子们看了许多关于森林的记录片和风光片,倾听“维也纳的森林圆舞曲”,收集大量的森林动物图片展示在周围,在前期积累了这大量的感性经验之后,我们开始了集体大幅图画创作:美丽的森林。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并能丰富想象,是一个快乐的美术活动。

3、从图片范例转至实物范例,注重孩子自身体验

在这次探索中,我们对绘画范例作了一定的改动,不再由老师画图片孩子照着画。比如画苹果,在绘画活动时出示实物苹果,大家一起观察,而每个孩子所处角度不同他观察到的样子会有所不同,每个孩子对苹果的感受不同他突出的颜色也会不同。在绘画的过程中,老师通过与孩子个体差异的交流启发指导肯定,针对不同的幼儿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使重点移至体验而不是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

(三)美术活动与其他教育资源相结合,提供自由表现机会。

美术创造不应只表现在一个活动或一个方面,应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

1、与家庭结合

我们与家长合作,经常请小朋友创作公德图片,如:饭前便后请洗手、节约用水、请别掉饭粒等,回家贴在相应位置,家长要请孩子讲讲图片内容,并遵守图片的提示。

2、与社区结合

我们与社区、社会结合,大家一起创作海报、传单,自己设计和制作,再复印多分到幼儿园附近的社区分发,孩子们在美术创作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社会责任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后,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幼儿进行了测查,表格如下:

类型实验班对比班差异

活动兴趣97。51。5

美术创造力7。94。63。3

美的感受力7。24。13。1

自我探究力8。45。33。1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比班幼儿在活动兴趣、美术创造力、感受力及自我探究能力方面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实验结束后,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制作飞机的玩具制作大赛,两个班级的孩子制作的都很不错,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实验班的孩子有创意的占百分之七十六,而对比班幼儿有创意的只占百分之三十二,我想实验班的成绩还是得益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自从开展实验研究以来,实验幼儿对美术活动充满兴趣,表现和创作越来越大胆,并能经常和老师发表不同看法和观点,乐于探索新事物,合作与研究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结论

实践证明,我们对探究式美术教学方法尝试的效果是显着的,实施探究式美术教育活动充分遵循了《纲要》精神,在探究式美术教育活动中,孩子们有了自由的平台,有了可以舞动的翅膀,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为其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