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识字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幼儿;早期识字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是国内外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摘 要:提出适合幼儿识字活动的方法为:情景法、再认法、运用法和提炼法,实施途径包括:寓识字于日常生 活、寓识字于游戏体验、寓识字于环境创设、寓识字于家园合作之中等。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幼儿;早期识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

27(20

09)03?0149?03 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再现,将字词的学习放入到生活 情景的画面中,这样他们面对画面时,会自觉、主动地 去发现,将原有的生活经验调动起来,与学习的内容建 立内在的本质联系,从而使孩子的学习达成“有意义的 发现与接受式学习”目标,产生识字兴趣。如根据幼儿 自身对食物的喜好,我们创设了逼真的水果店场景,老 师扮演“营业员”,幼儿扮演购买水果的“顾客”。 “营 业员”细致地介绍,“顾客”自由地挑选,在买与卖的 过程中,在实物、图片与字卡的对应操作中,不仅使幼 儿认识了“苹果”、“桔子”、“香蕉”等多个相关汉 字,还使幼儿体验到了发自内心的识字快乐,激起了识 字的热情。 (二)再认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幼儿学习一个字或词时,给他 一幅图帮助进行联想再认,比光对着这个字或词让他回 想曾经的经历效果要好。如在认读 “眼睛、鼻、耳朵、 嘴、眉毛”五官时,让画面与每个字(词)相对应。先 由幼儿看清每一幅画面,说出看到的事物,并与身体上 的部位相对应,然后再由教师带领下图字对应或物字对 应地认读字(词)。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和孩子 的实际, 引导启发能力强的孩子将新学的字词串连起来, 说一段话。在再现认知的同时既要对语言进行组织又要 反映事物内在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运用法 每个字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死记硬背的。 对孩子而言单个字首先可以以词汇的方式出现,帮助孩 子理解,然后再对单个字进行再认知,以达到灵活运用 的目的。以认读汉字“电话”为例,可以先通过图片或 实物电话来引出“电话”两个字,然后再分别让孩子们 用“电”、“话”来进行字词开花等新的组词游戏(如

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是国内外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 题。湖北省智力发展研究所冯德全教授认为“对婴儿来 说,视觉语言(识字阅读)比听觉语言(听话说话)更 简便易学。” 他提出的“零岁方案”至今已培养出大 批三四岁就识大量的汉字并进入阅读的孩子。国内外早 期教育专家也认为:汉字是好学易记的语言图象符号, 对幼儿提前进行识字和阅读教育将对孩子的全脑开发起 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1]

想让孩子大量阅读,识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条 件。古今中外早慧和卓有成就者,大都与早期识字、提 前阅读有关。所以,笔者很赞成给孩子进行早期的识字 教育,但要注意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 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好“何时教、教什么、怎么教”的 问题。我们以培养兴趣、习惯、方法为出发点,以“一 日生活”为中心,通过识字活动来培养幼儿对文字、词 汇和语言的兴趣,使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在识字 的过程中还能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表达力、想 象力和思维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和习惯的养成,对于幼 儿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来说,远比识字本身更有意义。

一、幼儿早期识字教育方法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的 语言言语关键发展期是

3~6 岁。其中

3~5 岁是口头语 言的高度发展期,

5~7 岁进入书面语言发展期。 而 从中 得知 5 岁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也具备了一 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练习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与 发展。所以在幼儿园对中大班幼儿开展识字活动是适宜 的。那么在实际识字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最有效的呢? (一)情景法 由于年龄小,单独识字太枯燥,会影响幼儿的学习 热情。依据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们时常通过对 收稿日期:2008?12?10

作者简介:郑 波(1969?),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

15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电?电视、电扇、电脑、电灯”等等),也可以让孩 子运用“电话”来造句。在课后还可以开展词语接龙等 游戏,使幼儿通过重新组织词汇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四)提炼法 幼儿学习文字的过程是直观形象的分散性记忆。为 帮助孩子对文字有深刻的认识,我们会采取拆字法,加 深理解,灵活运用。在积累了一定熟练文字的进程中, 我们可以采用偏旁、简单字组合等记忆法,一边认识新 字,一边复习已学过的字。如认读“海洋”一词中,我 们要让幼儿知道因为海洋是有许许多多的水汇集而成, 所以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还有哪些呢? 孩子们就会结合对水的认识与理解产生联想, 说出 “江 河、波浪、池、湖、汗、泪、湿、淋”等带有三点水的 字词,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运用随机法、歌谣法 、 猜谜法、儿歌法、联想法等让幼儿来学习识字,在轻松 愉快中接受文字的熏陶,使识字活动不再枯燥乏味,而 成为体验成功、体验快乐的过程。


地名的文字,还可以让孩子当一节一节的火车车厢来有 序地复习已认识的文字。在“捉迷藏”游戏中我们可以 将写着文字的卡片拿出来让幼儿认读后,为了激发幼儿 的好奇心,有意把字藏起来,让孩子找一找哪个字宝宝 不见了,再突然出现该字来验证,以此集中幼儿的注意 力, 促使幼儿能把认识的字准确地认读出来。“找朋友” 的游戏主要是以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大家分头去找 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运用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帮 助幼儿学习一一对应的感知,从而使他们感悟语言文字 的意义。在识字过程中,随着幼儿识字量的积累,我们 应该适时地变换游戏材料,改变游戏方法,增加游戏难 度,激发认读的欲望。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玩,只 有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使幼儿既学到了很多文字,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寓识字于环境创设之中 在新《纲要》的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 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 就是创设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幼儿 园环境,让孩子们通过与环境的作用进行自主地识字 呢?首先我们在每个班级都创设了“幼儿阅读区”,让 孩子们通过讲故事、表演对话、新闻角、阅读幼儿画册、 修补自制图书、 每日一字等供幼儿尝试识字与阅读活动。 同时在班级主题墙、幼儿园走廊、生活区等地方将具有 功能性并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规范文字信息和幼儿最 容易理解的文字张贴出来。如:在楼梯口写上“一个跟 着一个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方写上“别忘了把我 关上”和“小手小手洗干净”、在玩具架上写着“玩具 大家玩”、“轻轻拿轻轻放”等,以此既对培养幼儿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起到温馨提示的效果,又创设 了认读文字的氛围。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将 幼儿的活动照片、手工制作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布置在主 题墙上,如:“下春雨了”、“放风筝”、“花儿朵朵 开”等等。环境创设的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文字醒目、 更换及时,较好的发挥了环境对识字教育的促进作用。 同时我们还在识字阅读的环境创设中,根据幼儿的需要 做到随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要求, 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寓识字于家园合作之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 默化地影响他们。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识字 阅读的影响,帮助家长努力营造一个有助于促进和扩展 幼儿亲子识字的阅读环境。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 长学校、网络平台加强宣传引导,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 行早期识字的重要性,并向家长介绍正确的识字教育的 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希望家长能够抽出时间来陪孩 子一起阅读识字。因为幼儿对大人有一种天生的依赖,

二、幼儿早期识字教育实践

(一)寓识字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前儿童要识读应学什么, “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利用儿童的早期积累,选择孩子懂得的字,特别是已经 掌握音和义的字,是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法。” 这一观 点在部分理论研究中已达成共识。为此,我们可以利用 与孩子生活有联系的事物,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开展识 字教学。有些汉字是幼儿经常接触、熟悉、感兴趣的, 因而他们容易认读和能够理解这些字。例如:国庆节到 了,幼儿园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此我们 可以出现“中国”、“国旗”、“节日”、“爱”等字 词。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词,而且还能灵 活运用,积极发挥想象,进行组词和造句。此外“我爱 我家”、“我喜欢吃的东西”、“四季”、“自然”、 “2008 奥运会” 等这些内容都是和孩子们日常生活紧密 相联,十分熟悉的。这些相应的文字由于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频率较高,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孩子们容易相互呼 应、引起兴趣与共鸣,形成日常生活知识的迁移。其实, 高结构的集体教学并非识字活动的唯一途径,我们完全 可以将识字活动渗透在晨间谈话、 区域活动、 户外游戏、 散步等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孩 子们识字的机会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二)寓识字于游戏体验之中 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们表现的最 为积极主动。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象征性活动,帮助幼 儿找到通往语言文字的桥梁。 为此我们将 “开火车”“捉 、 迷藏”、“找朋友”等原有的经典游戏重新改编了多种 不同的玩法,在“开火车”游戏中我们既可以通过一问 一答的形式让孩子学会认读“上海”、“北京”等许多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