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资源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整合

我们美丽的家乡——靖江,地处长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得天独厚、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江苏光芒集团”“双鱼肉脯”“季市美食”“长江三鲜”“蟹黄汤包”和“靖江新八景”等给我们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家乡文化资源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美丽的家乡——靖江,地处长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得天独厚、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的“江苏光芒集团”“双鱼肉脯”“季市美食”“长江三鲜”“蟹黄汤包”和“靖江新八景”等给我们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充分挖掘家乡特色文化,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众所周知,幼儿时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认知过程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具体形象性、无意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丰富其感性经验,增进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激发他们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意识,我们充分挖掘家乡文化资源,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内容。

1.家乡美食资源

家乡的特产对幼儿来说可谓如数家珍:双鱼肉脯、艾兰得含片、长江三鲜、蟹黄汤包、香沙芋、马桥馄饨、季市大炉饼等,他们喜欢并乐意用美术手段来表达。通过让幼儿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试一试,生成了集情感、技能和认知培养的美术教学活动:撕贴画“长江三鲜”、玻璃球滚画“蟹黄汤包”、芋头小制作“可爱的小老鼠”、“小刺猬”等。当活蹦乱跳的鱼出现在幼儿面前,平时难以发现的细节特征都被他们尽收眼底,胖胖的河豚、粼光闪闪的鲥鱼、美丽的刀鱼等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创作欲望。

2.家乡美景文化

家乡美景,一景美过一景,景景都有故事。漂亮的马洲公园、具有悠久历史性的岳王庙、防洪水的百里江堤、热闹的步行街、钟楼广场的四眼井、孤山风景区、壮观的造船场景、焕然一新的孝化新农村……这些源于幼儿身边的资源,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给幼儿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交流起来津津乐道,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为我们的美术课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因此我们就近取材,将家乡美景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积极的教育作用。

3.家乡民俗风情

家乡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相整合,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家乡与众不同的民俗风情。我们在元宵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到来之前,设计精彩纷呈的美术活动。如元宵佳节有吃汤圆、包馄饨的风俗习惯,幼儿园开展了大班亲子活动“快乐的元宵节”,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包元宵。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说说我家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汤圆的寓意等。通过交流,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为创作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同时增进了亲子感情,让家长能够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端午节前夕,我们食堂阿姨给幼儿来了个现场表演“裹粽子”,阿姨们娴熟的技巧让幼儿瞠目结舌,有棱有角的粽子让他们垂涎欲滴。羡慕与感慨中,幼儿对“端午节”吃粽子的典故有了深刻的印象。


4.家乡民间艺术

家乡的民间艺术也比较独特、丰富:靖江讲经、舞龙、狮子舞、屋脊艺术等。如屋脊艺术是靖江房屋建筑的一大特色,匠人运用“堆灰”和“瓦花”工艺在屋脊上制成“喜鹊登梅”  “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麒麟送子”等各种图案,使屋脊富丽堂皇,美不胜收。在农村家家都有屋脊,但因为位置较高,大家可能未曾刻意去观察过。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把自家的屋脊拍下来,开了个“小小屋脊摄影展”,为幼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屋脊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创新美术活动形式,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活教材、活知识。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会更积极地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

1.精心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所环境

创新美术形式,精心打造美术特色环境已成为我园的重头戏。为了让孩子在环境的熏陶下欣赏、体验、理解并乐意表现家乡的美,教师、家长和幼儿分工合作。家长拍摄家乡美景,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酸奶瓶、纽扣、牙膏盒、碎布等以及芋头、番薯、玉米、稻穗、麦穗等农作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新才能,让这些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创意新颖、设计独特的艺术品,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小角落均能发挥独特的教育作用。在美术区角,有便于幼儿取放的工具和多元化的材料,并定期更新;在特色区角,有富有乡土气息的农产品,有激发创作欲望的半成品,有孩子们别具匠心的艺术品。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2.丰富各年龄段幼儿美术活动的形式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艺术表现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小班幼儿喜欢涂涂画画、粘粘贴贴,我们设计泥工《好吃的双鱼肉脯》《艾兰得含片》,撕纸粘贴《诱人的蟹黄汤包》,车轮滚画《长江三鲜》等活动;中班幼儿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如撕纸贴画《金黄的油菜花》《三月三,上孤山》,吹点画《农家桃园》《葡萄熟了》《家乡的香橼》则是用纽扣、粉扑之类的小物件进行压印画;大班幼儿有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如手工制作《我包的馄饨》《香香的粽子》,刮蜡画《德诚广场》,吹点制作《沿江风光》等活动。我们在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努力探究,勇于创新出更多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

家乡文化资源较为广泛地挖掘与利用,使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的思路渐趋成熟,同时让幼儿园特色建设也捕捉到了自身适宜的发展方向。这些给幼儿和幼儿园带来的益处是永久的、巨大的,是无法用数字和语言来表达的,我们只是撷取了其中几朵小小的浪花在此略为表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有信心使家乡文化资源美术课程成为幼儿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天地。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