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女兵 个个成大器

黄埔军校在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将领同时也涌现出了赵一曼、谢冰莹、胡筠、曾宪植、黄杰等一大批巾帼英雄。有的成为喋血沙场的英烈,有的成为难得的红军女将,有的成为著名的抗日英雄。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黄埔军校女生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将领同时也涌现出了赵一曼、谢冰莹、胡筠、曾宪植、黄杰等一大批巾帼英雄。有的成为喋血沙场的英烈,有的成为难得的红军女将,有的成为著名的抗日英雄。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赵一曼

 

赵一曼在慷慨就义之时,留下了对儿子的期盼:“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聂荣臻评价赵一曼:“赵一曼同志早在二十年代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干革命斗争,并为民族解放献出最宝贵的生命!表现了中华女儿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她的伟大的英雄形象和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坚毅不拔开拓前进,为全人类的解放奋斗不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


红军的“难得女将”胡筠

 

胡筠:文武双全的女战士。胡筠是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著名的女将,是中国有影响的大烈士。她的革命事迹在湘、鄂、赣革命老区广为传颂。湖南省平江县大坪乡水沥村是胡筠烈士的家乡,是她曾经革命战斗过的地方。


胡筠
 

胡筠出身诗书世家,北伐时与喻杰等随军到了汀泗桥,并且正式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进入黄埔军校女生队。虽然自幼时缠脚,却以“神枪手”之名勇冠黄埔四女杰之首(其他是:广州起义游曦、民族英雄赵一曼、少将胡兰畦),胡筠令黄埔男生也为之钦佩。土改期间担任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成为红军中少有的女司令员。敌人曾以十万大洋悬赏她的人头。令人叹惋的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女英雄在“肃反”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以“AB团”名义秘密杀害,时年36岁。

 

胡筠这个名字对于今天很多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胡筠的传奇经历,让她注定不会被历史遗忘。她是黄埔军校生中少有的女杰,享有“神枪手”的称号,令黄埔男生也为之钦佩。她曾担任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是红军中唯一的女司令。胡筠还担任过湘鄂赣苏区的红8师师长,是红军第一位女师长。

 

左翼作家联盟成员谢冰莹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 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风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柳亚子曾为其题诗:“谢加弱女胜奇男,一记从军胆气寒。谁遣寰中棋局换,哀时庾信满江南”、绝技擅红妆,短笔长枪,文儒武侠一身当。青史人才都碌碌,伏蔡秦梁。旧梦断湖湘,折翅难翔;中原依旧战争场!雌伏雄飞应有日,莫温漫悲凉”。

 

女子队的出现,的确在中国妇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那时封建保守的社会风气,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冲击。黄埔军校女生的英勇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上一篇:舞蹈教育点滴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