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郎腿 跷二郎腿有什么害处

跷二郎腿有什么害处跷二郎腿时跷起来的腿的后部及腘窝静脉受到压迫,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血栓形成。因此跷二郎腿容易导致或加重膝关节损伤,平时应当注意坐姿,减少跷二郎腿的时间,同时放松腿部肌肉,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二郎腿的来历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

很多朋友都和小编一样,有跷二郎腿的习惯。其实跷二郎腿对身体是有坏处的。那具体是有什么坏处呢?怎样才能够改掉翘二郎腿的习惯呢?想了解的小伙伴们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好好了解一下二郎腿和翘二郎腿的坏处吧。

什么是二郎腿?

现代女性爱翘二郎腿。但翘二郎腿坐着的时候容易弯腰驼背,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长此以往,势必压迫脊椎神经,引起下背痛。 而据美国纽约市静脉治疗中心负责人说,翘二郎腿还会妨碍腿部血液循环,造成腿部静脉曲张,严重者常出现腿部静脉回流不畅、青筋暴突、溃疡、静脉炎、出血和其它疾病。纳瓦罗调查发现,在35岁以上喜欢翘二郎腿的美国妇女中,有一半人患有程度不等的静脉曲张症,另一半人也常感到腿部有种种不适。 专家告诫上班族和爱美的女性,应坐有坐相,改变翘二郎腿的不良习惯。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首先,从医学角度讲,当人们坐下时,跷二郎腿可以调整人体的重心,使人们坐着的时候更加稳当;其次,跷二郎腿可以暂时的缓解下肢和足底肌肉,使肌肉群得到短暂的放松。还有,跷二郎腿看上去更潇洒,显得更有范,所以很多男士喜欢坐着的时候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有什么害处

跷二郎腿时跷起来的腿的后部及腘窝静脉受到压迫,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血栓形成。长期就会影响膝关节的血运,导致膝关节更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

跷二郎腿也会使膝关节更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跷二郎腿使膝关节长期保持一种扭曲的状态,增加膝关节内的结构压力,使软骨的营养障碍、磨损增加、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因此跷二郎腿容易导致或加重膝关节损伤,平时应当注意坐姿,减少跷二郎腿的时间,同时放松腿部肌肉,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二郎腿的来历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诗人流沙河曾撰有《二郎腿的解释》一文,饶有风趣地解释了二郎腿的来历。他指出:不但川省有此说法,外省也有。这是二郎神的坐姿。鄙人故乡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吾蜀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皆如此状。二郎其人,传说是秦时郡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凿离堆,斩蛟除害,死后封二郎神。《封神演义》有二郎神杨戬,由传说而小说,更荒诞不经了。

蜀中旧有孽龙神话,与水有关。以音求之,二郎就是孽龙。二,古音nì,与孽niè近。郎龙双声对转。孽龙原为水害,被夏禹王收伏,协助治水有功,享祀为神。在屈原《天问》里就是应龙。应龙以尾画地成河,导洪入海。“河海应龙,何画何历?”问的就是此事。这类远古神话,被儒家改造成有教育意义的人伦故事,龙变郎,孽变二,归到郡守李冰名下做了次子。李冰是战国秦昭王时人,事见《史记》。在李冰以前的两千年前,龙治水的神话就有了。夏禹王自身就是一条龙(史学家顾颉刚说“禹是一条虫”),活在神话里。

二郎神的坐姿绝对不合儒家规矩。所谓跷二郎腿,用专业术语说,应是禹步。相传禹治洪水,尽力沟洫,十年不入家门,患得偏枯之病(偏瘫),一腿僵死,成了跛子。少时曾见巫师作法,一脚跳行,一脚跷起,谓之禹步,就是在摹拟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搁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拟禹。前世纪的八十年代,改塑成立姿,手持锹铲,二郎腿也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旧塑留着远古神话尾巴,表明我们从何处来,也算尊重古文化吧。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后人难以考索,实在不值。

相关新闻

喜欢跷二郎腿的人,用不了多久,3种毛病会“落”到你身上

大雪纷飞的冬天,大家都喜欢蜷缩着身子,懒洋洋地靠在烤火炉旁,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然而不久前,微博上一则“比跷二郎腿更伤害骨盆的坐姿”的话题,引起网友们热烈讨论。

文章称,为了戒掉二郎腿,朋友改成脚踝交叉着坐的方式,却被医生警告,这样的坐姿比二郎腿还要伤害骨盆,而且对膝盖也不好。

大家习以为常的交叉坐竟然比跷二郎腿更伤害身体?传言是否靠谱?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脊椎外科主任杨炎鑫表示,在专业的医学文献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研究,翘二郎腿的危害主要是时间过长会容易造成腰椎和胸椎的压力分布不均匀而出现脊椎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而交叉坐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不建议长时间交叉坐一动不动,这样容易造成骨盆倾斜、髋关节肌肉挛缩。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