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拒绝周恩来的资助

陈独秀拒绝周恩来的资助寄语: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周恩来希望陈独秀不必纠缠历史旧帐,再次表达了中共方面期望他到延安的愿望,周恩来表示,请陈独秀回延安也是毛泽东的意思。见劝不了陈独秀,周恩来吩咐他的侍卫长龙飞虎拿出带来的一百块银元递给陈独秀。

陈独秀拒绝周恩来的资助

寄语: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

创办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五四精神领袖

五四时期陈独秀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几乎无人不知。其一,这和他主编《新青年》有关。《新青年》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主要舆论阵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革命青年的向导,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二是在他的呼喊倡导下,民主与科学成了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与运动主调,影响极其深远。其三是他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他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既深刻又尖锐,是当时的人无谁可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一大批进步青年都团结在陈独秀周围,纷纷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一些革命青年甚至还直接与陈独秀和《新青年》联系,争取支持,并仿效《新青年》在各地创社团、办刊物,形成一股庞大的全国新文化力量[renwugushi.com]。较有名的为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恽代英、林育南在武汉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杂志等。他们都以陈独秀为领袖,以《新青年》作向导。如1919年3月,恽代英等致函《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五四时期的陈独秀确如毛泽东后来所评价的那样,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拒绝周恩来资助

由于陈独秀还有较大的影响力,国民党方面希望利用陈独秀与中共之间的矛盾,借机打击共产党的气势。蒋介石1939年接受张国焘提议,派胡宗南、戴笠等到四川江津白沙镇,私访陈独秀。陈独秀看透了他们来意,但是不愿意为国民党提供反共的宣传。

王明在中共党内失势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劝说陈独秀去延安,但是都被拒绝了。陈独秀对劝他赴延安的好友朱蕴山说:“中共中央里没有我可靠的人了,大钊死了,延年死了,我也“落后”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我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弄得无结果而散。”

陈独秀1939年2月因病到重庆宽仁医院住院时,周恩来、朱蕴山都去医院看望过他。而仅两个月以后,陈独秀夫妇被逐出“延年医院”。据资料记载,他在1939年5月抵达四川江津后,没有正常的经济来源,除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很不固定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的接济。

这时,周恩来再次找上了门。周恩来希望陈独秀不必纠缠历史旧帐,再次表达了中共方面期望他到延安的愿望,周恩来表示,请陈独秀回延安也是毛泽东的意思。不过,陈独秀称他在党内的老友都不在了,不愿意去延安做摆设。

见劝不了陈独秀,周恩来吩咐他的侍卫长龙飞虎拿出带来的一百块银元递给陈独秀。周恩来表示,钱是“互济会”里让他一定收下。陈独秀说什么也不要,坚持退回了钱。

关于周恩来曾多次劝说陈独秀到延安的考虑,中共建政后曾担任第一届民革中央主席的朱蕴山,在《在关于陈独秀的几点回忆》一文中说:“那时王明问题已经解决,毛泽东、周恩来对陈独秀是宽容的。但陈的思想还停留在抗战初期受王明排斥打击的状态中,总认为是中央打击排挤他。……当时中央想把陈独秀弄到延安去养起来,因为他毕竟当过几届共产党的总书记,对党还是有贡献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