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学之母李佩的人生经历

"文化大革命"中,李佩先生受到较大冲击,被隔离审查长达6年多。200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5周年校庆之际,李佩先生将郭永怀先生荣获的"两弹一星"元勋金质奖章,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永久保存。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李佩先生享受副部级住院医疗待遇。2017年1月17日,李佩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中国应用学之母李佩的人生经历

寄语:"有人说,李先生是'中科院的玫瑰',这不确切,玫瑰是会展示自己的,李先生不会。如果说郭永怀先生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的振兴,那么,李佩先生则默默地在讲台上站了一生,倾其所有,换得桃李满园。"

早年经历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12月20日,李佩出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24(中华民国十三年)至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李佩先后在北京慕贞小学、培元小学、教会学校贝满女中读书。

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9月,李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

抗战期间,北大南迁,李佩也辗转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李佩先生在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从事劳工福利与国际联络,参与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等诸多进步活动,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区。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李佩随朱学范(中国工会领导人)、邓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之后还出席了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2月,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工商管理。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2月,李佩与西南联大学长、康奈尔大学教授郭永怀结婚。

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中文。

回国任教

1956年10月,李佩与郭永怀携幼女郭芹,冲破层层阻力举家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回国后,负责中关村后勤建设,她创办了医院、西式点心店等。在50年代,李佩先生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2月,李佩先生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外语教研室英语教师。

"文化大革命"中,李佩先生受到较大冲击,被隔离审查长达6年多。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先生不幸因公殉职。

1970年2月,李佩先生随中国科大南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从1970年到1973年底,她在科大接受隔离审查,监督劳动,不能工作,来往的信件也要被检查,只是没人贴她的大字报。

1976年暑假,李佩奉调回北京。

1978年4月,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外语教研室主任。

1980年12月,李佩先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李佩先生将自己著书所得的200元稿费全部交作了党费。

1987年,离休后,李佩先生抱着"让老年人独立自主地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宗旨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义诊、上门配眼镜等服务。

1993年10月起,李佩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李佩先生唯一的女儿郭芹因病去世。

200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5周年校庆之际,李佩先生将郭永怀先生荣获的"两弹一星"元勋金质奖章,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永久保存。

2008年,李佩先生将毕生的60万元积蓄,分别捐献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

晚年时期

2016年5月23日,李佩先生因肺部感染在中关村医院住院治疗,6月29日转入中日友好医院。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李佩先生享受副部级住院医疗待遇。因病住院期间,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谭铁牛,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邓勇,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领导,曾经多次到医院看望。

2017年1月12日1时26分,李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9周岁。

2017年1月17日,李佩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社会各界800余人自发前来为李佩先生送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分别送来花圈表示哀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等出席送别仪式。

上一篇:李佩的个人生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