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朴素的宋庆龄

宋庆龄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国救济总会,将历年稿费的大部分收入,捐献给妇女和儿童慈善事业,自己全靠工资生活。建国后,宋庆龄因生活、工作需要,常在上海、北京两地往来,而她是国家副主席,故在北京的时间较多。宋庆龄在这寓所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的20年。宋庆龄的风湿性关节炎较严重,腿部经常痛得难受,而她又有凌晨起床办公的习惯。

生活朴素的宋庆龄

捐献房屋、汽车和稿费

1928年,宋蔼龄出资在庐山兴建一幢别墅,赠送给大妹宋庆龄,供她来山休息之用。宋庆龄在解放前曾三上庐山,都是住在这幢别墅里。1953年7月,她到江西视察工作,特地来到阔别18年的庐山旧居――河西路51A号私墅,看了后,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现决定从今天起,将此房交给国家,由庐山管理局统管。”

翌日又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6]。接着,宋庆龄又在省、地为她举行的茶会上表示:“登山公路通车了,庐山管理局没有小车,我这次带来的一部黑色福特小轿车,也赠送给管理局使用,作为我在建国后首次来山留下的纪念。”

宋庆龄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国救济总会,将历年稿费的大部分收入,捐献给妇女和儿童慈善事业,自己全靠工资生活。她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愿将私宅、私车捐为公有,做一个彻底的无产者。因为我有工资生活,其余钱交给救济总会使用,也能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享受“皇家”待遇,心不安

建国后,宋庆龄因生活、工作需要,常在上海、北京两地往来,而她是国家副主席,故在北京的时间较多。最初她的北京寓所是在道路狭窄、环境嘈杂的方巾巷,中央准备为她新建住宅,她婉言谢绝,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需要很多钱,我不能占用国家资金。”后来国务院于1960年安排她迁入西河沿居所,那里虽然环境好些,但房子潮湿,导致她的关节炎经常发作。

鉴于此,尽管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中央领导仍研究决定,破例为她新建一所住宅,并委托王光美将新宅设计图纸寄去上海征求她的意见。宋庆龄接信后,依然坚持不建新房,回信说:“我不打算再迁新址了,为了我个人的住所而增加国家开支,这将使我感到非常不安。”

宋庆龄多次不同意建新宅,但中央考虑到她是古稀老人了,必须为她晚年着想,因此决定安排一所较幽静的花园式住宅给她。1961年周恩来亲自主持在荒芜的旧王府,为她新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寓所。当年宋庆龄就乔迁新居,在这里欢庆了她的七十大寿。周恩来日理万机,还如此关心她,使她非常感动。

然而尽管已搬进了新居,她的内心还是常常不安。1966年她给美国朋友格兰尼奇写信,回答是否迁入新址时,吐露了这样的心绪:“是的,我住在旧日醇亲王府花园里,溥仪就是在此出生。我确实在享受‘皇家’的待遇,但我并不快乐,因为还有许多比我更有价值的人,现在仍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宋庆龄在这寓所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后的20年。

自补衣物,变旧为新

从外表看,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一样,仪表雍容,使人感到既美丽大方,又具有民族传统风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宋庆龄是一个非常节俭朴素的国务活动家。她经常穿着由保姆为她做的便装和布鞋。

三年自然灾害以后,她很少做新衣服。体形变胖了,她就将以前的旧便装、睡衣、旗袍的两边剪开,接上相同颜色的布条或料子。由于缝接精细,熨烫平整,使人难以看出破绽。

宋庆龄的风湿性关节炎较严重,腿部经常痛得难受,而她又有凌晨起床办公的习惯。为了对付寒冷,她因陋就简,用旧毛线织成毛线护套绑在腿上。同时她还在业余时间跟保姆一起,用26块零碎布料,拼做了一件棉背心,取名“八卦衣”,用以护背保暖。

此外,书桌旁的落地灯罩破了,她就剪下一块旧窗帘布,缝制一个布灯罩代用。她与孙中山结婚时买的梳妆镜,镜面两边的水银都脱落了,只有中间是好的,可她舍不得换新的,一直用到去世。

上一篇:宋霭龄
下一篇:宋庆龄的轶事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