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邹韬奋的个人评价

"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邹韬奋无疑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记者和出版家,一生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对邹韬奋的个人评价

寄语: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政论家认为,韬奋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

中共中央:韬奋先生20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1944年9月28日唁电)

时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要好好学习邹韬奋办《生活》的作风,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人民大众想讲的,这就是方针。"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邹韬奋无疑是中国近代重要的记者和出版家,一生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做出的关于三联书店的指示时,便高度评价了邹韬奋的工作,并肯定说:"三联书店与新华书店一样是党领导之下的书店。

中共领袖毛泽东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44年11月15日题词)

学者郭沫若:"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你还活着,你还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一个青年的心里,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心里。你是活着的,永远活着的,从中国历史上,从我们人民的心目中,谁能够把邹韬奋的存在灭掉呢?"(在邹韬奋的追悼会上演讲)

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忧时从不后人,办文化机关,组救国团体,力争民主,痛掊独裁,哪怕冤狱摧残,宵小枉徒劳,更显先生正气;历史终须前进,开国事会议,建联合政权,准备反攻,驱除日寇,正待吾曹努力,哲人今竟逝,倍令后死神伤。(挽邹韬奋联)

时任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爱国志士,民主先锋。(挽邹韬奋联)

下一篇:邹韬奋的一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