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死亡的传闻,究竟是谁想致其于死地

李大钊死亡的传闻,究竟是谁想致其于死地寄语: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一座占地2200平方米的庭院里,坐落着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死亡的传闻,究竟是谁想致其于死地

寄语: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一座占地2200平方米的庭院里,坐落着李大钊烈士陵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今天分享的是“李大钊死亡的传闻”,我们要永远铭记伟人!

传闻一:

根据《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使馆区享有治外法权,中国军警不得入内。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后来拥宣统复辟的张勋,都到那里避过难,中国当局奈何不得。

然而,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突袭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全家同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

为何敢去大使馆抓捕李大钊?

1924年,在直奉军阀大战中,冯玉祥在南方国民党和苏联的暗中支持下,突然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举段祺瑞为北京临时政府执政,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从1924年起,苏联军事援助不断支持冯玉祥,还派去了军事顾问团。李大钊就是冯玉祥和苏联的最重要联系人。除此之外,李大钊还推动冯玉祥与张作霖手下重要将领郭松龄达成密约,促使郭松龄于 1925年11月23日公开起兵造反讨伐张作霖,并一度占领锦州。虽然郭松龄最后被镇压下去,但此事给张作霖造成了沉重打击。

冯的“赤化”倾向,引起了北方军阀的警惕。1926年初,张作霖的奉系和吴佩孚的直系联合起来,驱逐了冯的军队。同年12月,张作霖的奉系部队控制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在反赤化的氛围中,作为与冯玉祥部队和南方国民党政府的重要联系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北方负责人、李大钊被列为安国军的重要抓捕对象。

为躲避搜捕,李大钊躲进了苏联使馆,同时把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北京的机关也一起搬进了苏联使馆。

张作霖欲搜查苏联大使,但各国公使认为中国军警进入东交民巷,显系违反《辛丑条约》。4月4日,各国公使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准许中国军警进入使馆区搜查。双方达成一致——因为苏联革命后自行废除不平等条约,所以苏联使馆不受《辛丑条约》保护。

李大钊是有机会脱身的。就在4月4日各国公使召开会议的当天,早在1922年就与李大钊相识的杨度,到太平湖饭店参加熊希龄长女的婚礼,正好碰上旧友外交部总长汪大燮,得知张作霖已决定进入东交民巷搜查俄国兵营,杨度赶紧离席,当夜即把这个消息通知了俄国兵营的共产党人。

李大钊没走,是因为相信东交民巷享有治外法权。李大钊说“不要太胆小了”“中国军阀看帝国主义,那是无上的”“东交民巷,不容许中国武装入内,是载在条约上的,哪能例外呢,他们对我们是没有办法的”。

一封密电让张作霖决定迅速处死李大钊

李大钊被捕后,由于他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教育界、政治界各方纷纷呼吁,应将李大钊案移交法庭办理。

4月6日,李大钊被捕当天,傍晚6时,北京国立九校校长召开会议,讨论营救方法,并准备派代表向当局陈述意见。4月9日,北京国立九校委派的代表拜访张学良,提出“李大钊系文人,请交法庭依法审讯”,并要求释放其妻子女儿。12日,北京25所大学校长召集会议,决定发表书面声明,“希望奉系取宽大主义,一并移交法庭办理”。

而在奉系军阀内部,对李大钊案的处置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交军法处分,因为“奉方所讨伐者赤,则凡赤皆为敌人。况共产党在北方显有扰乱阴谋”。另一派认为,应当依普通法律程序由法庭审理,因为所逮捕者悉为文人,并非军人,世界上其他国家破获共产党机关后,“未闻有以军法从事者”,即便是君主国日本的涉共案件亦由普通法庭审理。 英美等国组成法权调查委员会,对中国的司法状况展开调查,调查报告认为,军人对司法的干涉太多。

此时的张作霖面临巨大压力,举棋不定。 不料,后来形势突变,4月28日上午10点,特别法庭在京师警察厅突然开庭,草草审理了70分钟,便判处李大钊等20人绞刑,立即执行。

张作霖为何突然下决心,处死李大钊等20人?流行的说法是,来自前方将领的一封电报影响了张作霖。

4月29日出版的《世界日报》报道称:“军法会审各委员……最先只将证据较为充分之李大钊、张伯华二人判死刑,其余则未加可否,惟因某将领前晚来一急电谓前方既宣明讨赤,后方捕获赤党要犯,久延不杀,恐不足以服各将领之心,张作霖乃命各审判官重为审讯,遂决定将李大钊等二十名处以绞死罪,即于前晚呈送安国军总司令判阅。”

同日出版的《晨报》也发表文章《军法会审昨日开庭判决党人二十名死刑》,称:“前日方传军法会审尚未开庭,而昨日下午党人二十名已被绞决矣。”文章提到一个细节:“前晚得前方某重要将领来电,谓前敌将士因讨赤而死者不知若干,今既获赤党首要人物而不置诸法,何以激励士心?最妙者,闻南方某要人亦有电致在京某人,主张将所捕党人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这个“南方某要人”究竟是谁?

1927年4月30日的《民国日报》报道了此事,称:“据云前晚张作霖得其前方张学良等来电,主张杀害。同时蒋介石又密电张作霖,主张将所捕党人即行处决,以免后患。”报道在此处特别加了个“记者按”——“此讯甚确,二十九日北京晨报详载其事,惟改蒋介石三字为‘南方某要人’。”

4月28日开庭当天中午,警厅调集刑车五辆,将李大钊等装入车内,下午二时由警厅出发,直赴司法部后面的地方厅看守所刑场。

1919年,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的黎元洪下令禁止用砍头法执行死刑,国民政府遂从英国进口一架绞刑机,开始改用西式绞刑代替砍头。绞死李大钊的绞刑机,是否是1919年从英国进口那架,已无从查考。从当时的报道看,坐落在西交民巷的京师看守所刑场摆设有两架绞刑机,李大钊是第一个被执行绞刑的人,用时较长[renwugushi.com]。

传闻二:

核心提示: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和支持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4月28日下午2时,李大钊等20人即被执行绞刑。

2007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就义90周年。事实上,李大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使得帝国主义和军阀对之“恨之入骨”。

【策反冯玉祥、郭松龄】

1916年,袁世凯死后,其嫡系军队分裂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奉系张作霖此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势力范围已扩充到东三省,号称“东北王”。他以荡平中国就任大总统为目标,举起“反赤”大旗,与直系组成联军,向共产党、受共产党影响的国民军、广东国民革命北伐军举起了砍刀。而李大钊长期在北方主持国共两党的工作,是“赤党巨魁”,尤其是李大钊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更使张作霖如坐针毡。

冯玉祥本是直系将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败直胜,冯玉祥驻扎河南。直系军阀吴佩孚因害怕冯玉祥占据河南而形成自己的障碍,寻机将其调任为一个只有空头衔的陆军检阅使(驻北京南苑),又克扣其军饷,使冯陷入困境。正此时,李大钊深入冯部驻地,争取冯倾向革命。冯玉祥由此认识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并与胡景翼、孙岳相约俟机发动政变。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终于倒戈回师北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府。冯玉祥自感力量不足,一方面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另一方面为阻挡可能北上的直系势力,邀皖系段祺瑞出来暂时维持政局。而此时,张作霖乘机率十万大军入关,北京政权遂落入段祺瑞和张作霖之手,从而使北方出现了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段、张掌权后,便联合排挤冯玉祥,使其不得不提出辞职,段、张便借机委派冯玉祥到西北苦寒之地任西北边防督办。冯知是阴谋,拒不受命。

李大钊抓住时机,进一步争取冯玉祥。1925年1月间,他和孙中山的代表徐谦与冯玉祥进行多次交谈,指出西北地区虽远离海口,但段、张势力也鞭长莫及,大有经营余地,同时背靠苏联,可争取援助,说服冯玉祥接受任职。是年2月,冯玉祥赶赴张家口,开始屯垦戍边,保存并发展了实力。3月21日,在李大钊积极协助下,苏联政府通过了援助国民军武器弹药并派遣军事顾问和教官的决议。

在做团结争取冯玉祥国民军倾向革命的同时,李大钊还组织北方党开展了对奉系军阀张作霖部队的分化瓦解工作,派遣共产党人任国桢和国民党员钱公来、朱霁青等到奉天,策动奉系军阀将领郭松龄倒戈。

不久,当奉军被孙传芳、吴佩孚联合进攻而从上海及津浦线不断溃退之际,郭松龄宣布脱离张作霖,改部队为东北革命军,加入拥护革命的军事阵营。后因张作霖和日本相勾结,郭松龄最终兵败被害,但其部将魏益三继承了他的遗志,率部参加了冯玉祥国民军。

【制定战略分化瓦解张作霖】

从1925年11月至1927年4月,李大钊发表关于军事思想的文章《民众势力发展中的国内战局》《新帝国主义战争的酝酿》等22篇。随着战局的推进,他还不断地根据收集到的情报、资料,制定战略部署,分化瓦解打击张作霖。

1926年3月,在李大钊安排下,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军事,思想极大改观。不久,北方战场发生急剧变化,南口大战失败,国民军仓促西撤,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奉、直联军大打“讨赤”大旗,南讨广东国民革命军,北讨冯玉祥国民军。李大钊遂决定请冯玉祥立即回国,参加北伐。在莫斯科,于右任向冯转达了李大钊为其制定的作战方针——“言援陕事,当与国民革命军一致”。9月16日,冯玉祥到达五原。次日,他召集五原的将领决定成立国民联军,亲任联军总司令,同时举行了誓师大会,揭起了打倒北洋軍阀、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旗帜,并在李大钊、刘伯坚等共产党人的组织指导下,在全军范围内建立健全了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政治工作制度,使国民军走上了开辟北方战场、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走上北伐战争新的道路。

五原誓师后,关于国民联军的战略方针问题,在冯玉祥未回国之前,李大钊即阐明冯玉祥出兵陕西的战略:“请即出兵陕西,经富谷县、葭县、延川、洛川、耀县攻取同州直扑潼关,一则可以阻吴败退入陕之路,一则可以解西安、三原之围。”李大钊又请方仲如亲自到冯军中,致函冯玉祥,“当定方针为‘固甘援陕、联晋图豫8个字”。确定出师路线后,冯玉祥兵分多路赶赴西安。11月27日,冯玉祥彻底击垮刘镇华镇嵩军,解杨虎城、李虎臣长达8个月之久的西安之围,打碎了张作霖消灭国民军、荡平北方的政治梦想。

【建议阎锡山“保晋拒奉”】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在天津蔡园就任安国军总司令。5日,李大钊即写信给中央,指出当前需注意问题,提出:“联络阎锡山,使之消极的(地)不与奉合作”的主张。翌年1月,他又以北方区委名义向中央报告《奉系最近军事计划》:“奉方对南之真意,可概括言之如左:姑以他人之兵力抵御党军、国民军,他们能抵御得住,固佳,如不能,则奉方出其生力军以与转战数省疲敝无力之党军、国民军战,如此,确信可取事半功倍之效。”

李大钊洞穿张作霖此战略部署乃在要坐收渔翁之利。针对这一计划,同时又针对联军之间既联合又矛盾的现状,李大钊提出了多项策略并加以实施予以分解。如,加强国民革命军与靳云鹗联系,打破奉系许靳以河南的诱惑,靳云鹗最终与入豫奉系开战;进一步加强与晋地阎锡山的联系,打破奉系对阎锡山的拉拢,使之与国民军合作,并接受李大钊的建议,“保晋拒奉”,从而打破了奉系不费枪弹坐待江山的美梦。

1927年4月6日,对李大钊恨之入骨的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默许和支持后,悍然出动3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了苏联使馆内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了李大钊等60余人。4月28日下午2时,李大钊等20人即被执行绞刑

下一篇:李大钊死亡真相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