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人物简介

今天分享给读者的是“童第周人物简介”,欢迎阅读!1902年,童第周出生在了一个秀才家庭,家里八个孩子,童第周排行老七。在比利时,童第周成功取得博士学位。而童第周在国内真正的海洋生物研究是从青岛开启的。工作之外的童第周,是这样一个做事让人放心、舒心的人。

童第周人物简介

寄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生物学先驱童第周先生,一位在简陋的环境中还能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出克隆鱼,是我国胚胎学和创始人,在如此众多的科学家中,他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大星。今天分享给读者的是“童第周人物简介”,欢迎阅读!

童第周,这个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人物,其刻苦励志的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他在路灯下艰苦读书的身影。作为伟大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他曾先后三次来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历时10余载。在培养生物学人才的同时,还开创了胚胎学、鱼类移植等研究领域。在青岛寻找他的踪迹,无异于三点一线:鱼山路36号故居、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莱阳路28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旧址,他的工作除了教学,就是一头扎进实验室里,他曾说过“科学家不自己做实验,就变成科学政客了!”因而,显微镜前的童第周,永远定格在了学生和子女心中。他一手创办了海洋研究所,并和妻子叶毓芬一起,为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本期,记者采访了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克隆先驱:童第周传》的作者俞为洁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听他们讲述童第周的事迹,感受一代名家的科学求真精神。

在童第周的照片中,有一张合影,摄于1936年,照片上,童第周和叶毓芬夫妇在青岛山东大学的校内与同事站成一排。仔细观察,照片应该摄于冬天,童第周身穿条纹呢子大衣,叶毓芬身穿皮毛大衣,通过阔气的穿戴不难看出,两人的经济条件不错。杨洪勋说,童第周第一次来青岛时,工资待遇不错,“上世纪30年代是教授们的黄金时期”。

【1934~1937年首赴岛城:生物研究“如鱼得水”】

离宁波城不远的鄞县东乡,有一个山村叫童家岙,是一个重峦叠嶂,绿水环绕的鱼米之乡。1902年,童第周出生在了一个秀才家庭,家里八个孩子,童第周排行老七。他曾经说,“我从小就喜欢想象:神经、眼睛和大脑究竟有什么联系?眼睛为什么长在头上?手臂为什么长在两边?”一颗好奇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发芽生根,父亲则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父亲曾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了他,“从此这四个字就刻在了童第周的心里,成为他终生的座右铭”。

然而,父亲的去世让童家失去了顶梁柱,重担全压在了童第周大哥和二哥身上,一度辍学的童第周重拾学业,并成功考取当时宁波出名的私立中学。作为插班生,童第周以倒数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经过刻苦努力,成绩大幅提高,高三时甚至考取全班第一。1924年,童第周考取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后受蔡翘教授影响,被生物胚胎学吸引。毕业后曾到中央大学当助教,后在蔡教授的支持下,离开怀孕的妻子叶毓芬,远赴比利时留学。在比利时,童第周用一双巧手成功把他人一直没有做成的青蛙卵的外膜剥掉,震惊了学校的达克教授,也震惊了欧洲,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小个子童第周,有一双了不起的手”。在比利时,童第周成功取得博士学位。

而童第周在国内真正的海洋生物研究是从青岛开启的。

1934年,童第周离开条件优越的欧洲,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在蔡教授的建议和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的邀请下,和妻子一起来到青岛山大任教。这是童第周第一次来青岛。“他被山大聘为理学院生物系教授,文昌鱼的研究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杨洪勋说。1935年,童第周在青岛太平角和沙子口发现了文昌鱼,它是介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门类,是动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1936年,他成功培养出双头青蛙蝌蚪,成果发表后引起轰动。同时,童第周还继续在比利时开始的海鞘早期发育研究。这一切奠定了我国胚胎学的研究地位。青岛的山海,也“留下了童第周带着助手和学生进行观察与采集实验标本的踪迹”。

经济有保证,研究顺利进行,两个儿子陆续降生,这段时期可谓童第周的黄金时代。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遭到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山东大学被迫南迁,童第周坚持跟着学校走,从安庆到武汉,从武汉到沙市,从沙市到四川万县,经过几次辗转转移,1938年3月,山东大学最终还是停办,童第周不得不告别山大,先后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

近日,记者来到了鱼山路36号教授大院,童第周故居位于1号楼东首,“一座两层日式小楼,门前种着几棵香椿树”(《童第周:“克隆之父”的海阔天空》)。这是值得怀念的地方,曾住5号楼的毕先英(79岁)虽然搬出去多年,仍然会不时回来看看。“当时每一家都是楼下楼上,下面一个客厅一个房间,楼上两个房间,我们弟兄三个睡一间,房间不大,三张床一摆,勉强能走得动路”,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告诉记者。

【1949~1956年 复校功臣:与山大感情深厚】

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赵太侔继续出任校长,他力邀童第周再回校任教。于是,童第周全家又迁回了青岛,同时把寄养在老家的两个儿子也接到了身边。“童第周是第一批来学校的教授,恢复和创建了动物系,任系主任,并与曾呈奎一起创办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另外,赵太侔还交给了他一个任务,就是聘请教授,因为当时山大成立了水产系,一直没有系主任,他们把人选锁定在了朱树屏身上”,杨洪勋说,童第周带着任务赶到重庆,“当时朱树屏在美国,童第周就游说朱树屏的夫人王致平,转达了学校的意愿”,最终,朱树屏答应担任。

童第周为什么对山大感情如此深厚?为何屡次接受赵太侔的邀请?童时中告诉记者,在乱世背景下,学校的风气也不纯,“有很多学校受国民党控制,甚至学校的教务处都是特务机关,但父亲抗战前就在山大工作,对赵太侔印象不错,认为他比较重视学术”。虽然海洋研究仍在继续,但迫于生计,“这一时期的父亲还是主要以教学为主”。不过,他一有时间还是会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一天。

在童第周的努力下,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海洋学家都聚集一地,如张玺、娄康后、刘瑞玉、秦蕴珊等。赫崇本答应从美国回来后,童第周首先想到的是使他“安居乐业”,于是预先将赫教授的妻子、儿女接到青岛,安置好住处,免除了赫崇本的后顾之忧。工作之外的童第周,是这样一个做事让人放心、舒心的人。童时中说,父亲曾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别人的老师,因为时代在前进,但他却可以永远成为别人的朋友。”据悉,即使调到北京后,1973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玉的妻子患病到北京就诊。童第周知道后,立马叫叶毓芬炖了两只鸡送去探望他的妻子,鸡在当时可是十分珍贵的补品。

童时中说,父亲不忙的时候,会带着他们姐弟一块出去玩,周末会带领他们一起劳动,展现出父亲的慈和与教育责任。然而,和第一次来青岛时不同,由于国民党统治内部腐败,国内市场混乱,物价飞涨,童家的生活再一次陷入困境。“父亲性格并不暴躁,待人接物很客气,但他对一些恶劣现象态度则非常鲜明”,童时中说得没错,抗日战争期间,他支持学生抗日,对学校的不平现象挺身而出。而物价飞涨之时,大学教师连工资都发不下来,童第周作为山大教职委员会主席,为了保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勇敢站出来,提议大家罢教抗议。罢教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最后,南京教育部只得按标准给教师们发放工资。

1948年2月,童第周应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到美国去考察,短暂地离开了青岛。3月,身在大洋彼岸的他得到消息,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renwugushi.com]。

莱阳路28号,是栋三层的别墅,现在这里是琴岛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门口挂着张玺故居的牌子。这里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后来研究所搬到汇泉,此地随即成为张玺等人的宿舍楼。它的组建,蕴含着童第周等人的心血。大楼办公室里,童第周在显微镜前的身影,定格在学生心中。

【1949~1956年 名垂史册:倡建海洋研究所】

1949年3月的一天,码头上,叶毓芬和曾呈奎翘首以盼。终于,一艘客船靠岸,童第周下船,奔向妻子和同事。赶在青岛解放之前,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童第周坚持回国。6月2日,他亲眼看到了五星红旗升起在信号山巅,亲眼看到了青岛解放的第一道曙光。

新中国成立,童第周更有了动力,他一方面忙着组织教学工作,一方面继续科研工作。“童第周每天清早站着吃两块点心,抹抹嘴就去上班,中午连午休也放弃了。“星期天”这个字眼,在童第周生活的词典中再也找不到了”(《童第周的故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童第周特别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的卵子发育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享誉国内科学界。童第周从事文昌鱼研究,认为青岛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很适宜,这里是世界上少数产文昌鱼的地区之一”,杨洪勋说。

不仅如此,童第周还倡议为青岛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国家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46年,山大要筹建海洋学院,计划分四年完成:先后建立海洋系、海洋研究所、水产系、水产研究所,结果海洋系没有成立起来,成立了海洋研究所,所长是童第周,副所长是曾呈奎”,杨洪勋说。在此基础之上,1949年10月26日,童第周和曾呈奎联名给中科院筹建人员陶孟和与竺可桢写信,提出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建议。在他们的努力之下,1950年8月,新中国第一个海洋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莱阳路28号成立,童第周为主任,曾呈奎、张玺为副主任。1955年,童第周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兼任第一任所长。从此这个与海拼接的城市,终于有了专业研究机构,并吸引了大量人才。尽管研究成就卓著,童第周仍然在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他用自己的终身所学,带领学生走向生物学的深层研究领域。1951年3月,华岗就任山东大学校长,童第周任第一副校长,陆侃如为第二副校长,“可谓山大的三驾马车”,杨洪勋说,尽管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和科研任务,童第周仍坚持给学生上课,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光辉的学术思想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克隆先驱:童第周传》的作者、就职于浙江社科院的俞为洁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童第周的科研条件都非常差,但他从不放弃。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了显微镜前”。让俞为洁觉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童第周对生物科研的眼光一直很高远,“他坐在实验室里,却能看到世界的前沿,中国克隆技术,他功不可没”。

1957年,童第周正式调往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翻看童第周的照片,总能看到一个恬静的身影在他身边,她随着童第周的年龄增长而日益苍老,她就是童第周相濡以沫的妻子叶毓芬。在童夙明、童时中等子女的眼中,母亲一直是父亲坚强的后盾,他们相守40多年,“母亲总是协助父亲一起做实验,而且母亲的手也蛮灵巧的”,童夙明说。妻子去世后,童第周悲痛而遗憾:“她工作成绩很出色,但由于我,却未能升为教授。”

【1930~1976年 相濡以沫:中国居里夫妇】

1930年1月,童第周在宁波举行了俭朴的婚礼,新娘是比童第周小4岁的叶毓芬。叶毓芬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是童第周事业和爱情上终生的伴侣。童第周出国留学时,叶毓芬已有身孕,4年后,童第周回国,迎接他的是妻子和四岁的女儿童夙明。之后,两人虽然辗转各地,但再也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第一次来青岛时,叶毓芬主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平静的生活让他们继长女童夙明、长子童孚中之后,又生下了次子童宜中和三子童时中。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全家随着山大内迁,在颠沛流离中,30多岁的叶毓芬不幸逐渐丧失听力,“当时家里困难,母亲没有工作,主要种菜干家务。有一次她耳朵发炎,由于没钱治病引发了中耳炎,后影响了听力,我们在家里要声音很大她才能听见”,童时中告诉记者。然而,在四川即便生活如此困难,她还是到处借钱,帮着丈夫购买了当时价格为6.5万元的一台双筒显微镜。这台显微镜让他们负债累累,以至于11年后才在政府的帮助下还清。“这台显微镜收藏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里,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还专门到青岛看过。”童时中说。

山大在青岛复校,叶毓芬跟着丈夫带着全家来到青岛,这时,她已经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幼子童粹中也已经出生。但她不但管理家务,还协助丈夫的工作,“他们经常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做实验”,童时中记得。后来童第周到美国考察,叶毓芬毅然担起经济重担,一面到山大任教,一面照顾孩子们的饮食。在妻子的协助下,童第周的细胞移植研究进展顺利,他通过把鲫鱼细胞与金鱼细胞结合培育出了双尾金鱼,被称为“童鱼”。正当童第周准备研究哺乳动物移植时,“文革”中断了他前进的脚步。上世纪70年代,重获自由的童第周在妻子协助下继续向科学进军。然而,1976年1月,叶毓芬因心绞痛误诊,猝然离世。童第周悲痛万分,留着泪说:“我要是早点带她到大医院看看就好了”。这是童时中看到父亲唯一一次流泪。夫妇二人在一起40多年,童第周一生的科研成果,60% 是他俩共同完成的,人们甚至赞誉他们是中国的居里夫妇。叶毓芬离开时,还是中国科学院里的副研究员,“因为审批权在父亲手里”,童夙明说。

1979年3月,童第周晕倒在浙江省科技大学的讲台上,当月30日去世。1978年2月,他曾经在《诗刊》发表过这样一首诗:“虽非上驷,堪充下骥。愿效老牛,为国捐躯!”这头“顽强的老牛”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如果童老的寿命长一点,如果研究没被迫中断,我相信我国的克隆技术要比国外早得多。”,童第周的弟子陈大元说。正如《大师》中所说:他留下了令人扼腕的叹息,也留下了忠于科学的精神。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