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的生平介绍

念完学士后,李普曼继续留在哈佛攻读研究生,再此期间,任桑塔亚纳教授的助手,协助讲授哲学史。从此李普曼涉及新闻工作,此后供职于多家媒体。《政治序论》出版后获得成果成功,西奥多·罗斯福对此书推崇备至,与李普曼往来交换意见。1964年9月,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李普曼75岁生日前授予其总统自由勋章。

李普曼的生平介绍

寄语: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Lippmann,1889-1974)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 1889年9月生于纽约,是德国犹太人第二代移民后裔。

念完学士后,李普曼继续留在哈佛攻读研究生,再此期间,任桑塔亚纳教授的助手,协助讲授哲学史。

1910年夏末,著名“耙粪记者”林肯·史蒂芬斯来哈佛招助手,经过与哈佛教授磋商后,选择了李普曼。从此李普曼涉及新闻工作,此后供职于多家媒体。

1912年他辞去一切职务,前往缅因州,撰写《政治序论》。《政治序论》出版后获得成果成功,西奥多·罗斯福对此书推崇备至,与李普曼往来交换意见。

1914年《趋势与主宰》问世,它和《政治序论》一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同年与人合办<新共和>杂志,担任副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

1919年回到《新共和》工作。

1921年至1931年,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10年间为其撰写了大量社论(后汇为10卷出版),享誉一时。

1931年《世界报》停刊后,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开设“今日与明日”专栏,所写专栏被国内外250家报刊转载。

1932年与菲耶离婚,与海伦·阿姆斯特朗结婚。

1961年1月,“今日与明日”转到《新闻周刊》刊载,由《华盛顿邮报》辛迪加向国内外转发,直到1967年3月最后一期。

1964年9月,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李普曼75岁生日前授予其总统自由勋章。授勋书上写道:“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

1967年退休,继续为《新闻周刊》等撰写评论。

1974年85岁生日时,纽约市授予他最高荣誉青铜奖。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