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吗?

作为诗人的顾城是可爱之人。然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顾城,可以说是可怜之人。顾城可恨之处在于,不能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能信任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故步自封,把自己关闭在狭小的个人空间。因此把“一个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用在顾城身上还是可以的

顾城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读到这句诗,就想起童话诗人顾城。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作为诗人的顾城是可爱之人。然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顾城,可以说是可怜之人。

众所周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都为世人所不齿。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更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顾城之可怜,在于他无法平衡诗歌与生活,无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法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

顾城可恨之处在于,不能寻求他人的帮助,不能信任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故步自封,把自己关闭在狭小的个人空间。这一点与许多自杀的诗人颇有相似之处。

但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环境,顾城没有余秀华这么幸运,没有余秀华的投机取巧的心机,没有推波助澜的隐形的手。那时候的道德力量比余秀华生活的年代强悍得多,顾城被自我与外部环境的矛盾紧紧困住,无法呼吸,所以选择了极端。

顾城之可爱正是他童真的内心,比起余秀华,顾城要纯真万倍。可恨的是,余秀华低俗的内心却被无限放大,却不懂得感恩与珍惜。依然我行我素,色解唐诗,爆粗口,裸露低俗的品格。

相对余秀华来说,顾城要可爱的多。如果与余秀华相比,他的可恨之处微不足道,毕竟世界没有给他一只援助的手。

我对朦胧派诗人没看好。云山雾罩,牵强附会,无病呻吟。读他们的诗像猜谜语一样。有些人明明看不懂,却不懂装懂,自显不俗 ,盲目吹捧。实在是悲哀。我敢肯定,才子们的诗过若干时间,他们自己都忘了或说不清,他们的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朦胧诗现在已经不提倡了,否则很多年轻人会误入歧途。目前,头条里依然存在朦胧现象,把格律诗和词整的花里胡哨的。我想那不是艺术,那不叫美。写诗填词,词语错综,语言精炼,寓意深长 ,读之顺口是宗旨。读者仔细琢磨或稍查工具书就能明白才行。

应该是有的。百度上评价顾城,在充分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后说,顾城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他极端的个人主义,即极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极端愚昧的大男子主义,极端空想的自由主义,极端幼稚的幻想世界。并认为顾城就是一个各种极端事物共生的矛盾体,有时候像个天真的孩子,有时候像个疯狂的暴君。我认为,对顾城的弱点和悲剧作这样的描述,并非言过其实。看顾城的经历,在他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论和所作所为中,的确有很多东西可爱又可恨,可怜又可笑。因此把“一个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用在顾城身上还是可以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