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和周恩来相濡以沫

邓颖超因此,深受母亲的性格影响。直到1923年的某天,邓颖超收到周恩来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两年后,在周恩来回国后不久,1925年8月8日,邓颖超和周恩来在广州结婚。邓颖超和周恩来都不避讳地承认两人的结合首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一个屋檐下的伴侣”。婚后不久,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工作,她背着周恩来将孩子打掉了。

邓颖超和周恩来相濡以沫

寄语:邓颖超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她少年时就立志救国,在天津读书期间曾发出“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1919年,她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同周恩来等人共同发起组织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坚定的革命精神。

邓颖超出生在一个晚清地方官吏家庭。父亲邓庭忠曾官任南宁镇台。母亲杨振德,出身官宦世家,从幼学习中医。在杨振德嫁给邓庭忠的第三年里,生下女儿“邓文淑”(即“邓颖超”)。由于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邓庭忠要将女儿送人,杨振德以死抗争。

在邓文淑三岁时,父亲因得罪上司遭到陷害,被流放新疆;随后,客死异乡。杨振德决心独自把女儿抚养成人。他们曾先后辗转广州、上海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最后在天津落脚。杨振德以行医和当家庭教师为生,日子清贫,但却丝毫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邓颖超因此,深受母亲的性格影响。

2005年,天津电视台拍摄了《邓颖超和她的妈妈》的18集电视剧,展示了从邓颖超出生到母亲去世的36年中,母女的坎坷经历和不平凡的生活。

周恩来是在“五四运动”中相识的。两人在中学生涯分别就读女校(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男校(天津市南开中学),同样有参与学校的话剧团,他们在话剧团内有份儿参与的话剧也同样有闹“角色性别脚色荒”(女校没男生饰演男角/男校没女生饰演女角),而他们的相貌条件又同样被认为适合饰演跟自己性别不同的角色,因此他们也同样在中学时期于话剧团内反串起来。

在周恩来赴法国求学后,二人保持书信往来。直到1923年的某天,邓颖超收到周恩来寄来的一张明信片。

在这张印有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时,才确认了两人间的关系。两年后,在周恩来回国后不久,1925年8月8日,邓颖超和周恩来在广州结婚。

邓颖超和周恩来都不避讳地承认两人的结合首先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其次才是“一个屋檐下的伴侣”。周恩来曾对家中晚辈说,当时自己在法国有一个女朋友,但是他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那个人不合适。

婚后不久,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工作,她背着周恩来将孩子打掉了。一年后,她再次怀孕,临近生产时发现,胎儿过大而且难产,刚生下来就夭折了。此时,政治环境发生逆转,中国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进行搜捕。 邓颖超在母亲的陪同下,不得不离开广州。由于难产后得不到休息,身体损伤很大;后来,医生判定邓颖超很难再有怀孕的可能。建国后,著名妇产科大夫林巧稚曾建议她做输卵管疏通手术,以增加生育可能;但邓颖超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所以,她和周恩来一直没有子嗣。但是,他们收养、照顾了很多中共革命烈士的子女,其中包括在文革中惨死的艺术家孙维世、以及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