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界大咖杨振宁个人资料

杨振宁,20世纪的物理学界大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被誉为比肩爱因斯坦的巨匠。颜宁的这番话道出了实情,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由于媒体们的选择性失明,并不被国人所知。杨振宁,1922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物理学界大咖杨振宁个人资料

杨振宁,20世纪的物理学界大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被誉为比肩爱因斯坦的巨匠。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得多。2019年“求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美女科学家颜宁在上台领奖时,先行向杨振宁致敬,她说,很激动见到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颜宁的这番话道出了实情,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由于媒体们的选择性失明,并不被国人所知。然而即使是这样,依然无法撼动他在科学界的地位。

杨振宁,1922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童年时的他就是一个神童式的存在,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4岁时其母教他认字,仅在一年多的时间认字量就高达3000多个,其6岁时,直接入读2年级。7岁,其父应聘清华大学任教,举家前往清华园,1945年赴美就读芝加哥大学,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入美国籍,2003年,回中国定居,2017年2月,时年95岁的他恢复中国籍。

纵观他的一生就如他自己所说走了一个圆。从童年的清华园到青中年美国,晚年再度回到清华园,圆圈式的人生原本可以意味着圆满,可现实的情况是世人对他的圆圈式人生的痛批、辱骂,令人唏嘘。让我们试着来分析何以产生如此之原因。

其一是他在战争年代选择了读书报效祖国。现在的人以为当时西南联大的生活当是远离战争,逃避战争,是一种隐士式的生活。却不知,当年联大生存下来的艰难,梅贻琦先生、蒋梦麟先生、张伯苓先生为了保有中国的有生力量,带领着杨振宁们这批有志于祖国的学生在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那时的昆明虽未沦陷,可空袭的警报时时响彻在上空,上课、宿舍是茅草屋、泥墙房,整日与蟑螂、臭虫等为伴,缺衣少食,犹如乞丐,但困难堕不了他们的青云志,校训便是明证:“刚毅坚卓,明德睿智”。杨振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直至拿到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期待更好报效祖国。作为身处战争的中国人,难道除了拿起枪杆直接与日军对抗这一条路外,难道学习知识、为中国强大做好准备的学者就不是爱国吗?我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观念。

其二便是他在解放之初未返国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参与原子弹、氢弹的制造。我们不可否认邓稼先先生、钱学森先生对祖国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中国无法在科技领域迅速令世界为之侧目。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杨振宁对祖国同样怀有拳拳之心,他在获得诺贝奖时发言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更何况杨振宁在1971年特殊时期尚未结束、中美尚未正式建交时,就迫切来华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来访的美籍华裔知名学者,更在其回美国后向各界盛赞新中国,促进中美科技的交流。试问,如果杨振宁不是对中国怀有热爱之心、对中国发展抱有极大信心怎可能如此做?其后生涯中更证明了他的爱国之心。

他多次多方筹措资金,以资助中国学者前往美国进修学习以期为中国培养更多高端物理人才,并陆续向总理、小平同志建议加强科普工作、鼓励青少年投身科学技术。从这些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不止专业技术类上,他的贡献是润物细无声的,是表现在基础上的,是需要几年、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

就如他的研究方向——理论物理,是基础科学一样,他所作出的研究成果是为物理学的发展打好基础,是服务于全人类的,并不如网上一些喷子说的他专为美国服务,不然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为何一直监视于他。即使是在他晚年归国后也并不如网上说的是来安享晚年,他自2003年定居清华园后创办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发表了13篇SCI研究论文,亲自给清华大学新生授课,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青年物理学家,这些举措,怎么能是一位80多岁老人安享晚年之举,这应该是一位学者为科学、为祖国贡献一生之举。

其三便是网上一直津津乐道的是与他那小50多岁的妻子的八卦。试问如今已是开放的时代、文明的时代,我们的时代赋予我们婚姻、恋爱的自由,只要双方心甘情愿又关卿何事,说杨振宁“老牛吃嫩草”、说翁帆是因为名利的诱惑,但我们如果对他们的相识到结婚时间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发现他们并非一时冲动或者出于某种利益,因为那是整整8年的时间。

在这8年中,杨振宁丧失爱侣、翁帆结婚又离婚,他们都在经受着人生给予的洗礼,在感情的路上充满坎坷,当两人论及婚嫁时,作为两个成年人怎不会想到他们需要面对怎样的世俗眼光、旁人的恶意猜测、子女的不理解,可是他们两人却毅然结合,并以事实在证明着自己的婚姻,作为旁人,岂有资格置喙。

其四便是一些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一些不良媒体为吸引世人眼球,博得流量,枉顾事实,不惜损害这些真正献身于科学事业的专家、学者来谋取利益,如前段时间黑袁隆平先生,这些媒体才真正是国之罪人。

而今日之中国正行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需要以虚怀若谷的胸怀接纳各方英才到来,难道还不能接受一位大师级的、为中国繁荣富强努力的科学家的归来?难道非要以各种各样的非议来黑化这样一个学者,那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和无知。

上一篇:​朱自清简介
下一篇:杨振宁生平轶事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