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则徐和很多的普通知识份子一样,通过科举入仕,然后凭借自己能干的才能,迅速在政坛上升起。说他是一个爱国者,是当之无愧的。当然,林则徐的爱国,爱的是当时以道光皇帝为代表的清王朝,他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接到圣旨后,信心满满的启程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应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爱国忠君的人,一个为民恳干的人,一个有决心也有能力的人,一个具有高度职业操守的人。

林则徐和很多的普通知识份子一样,通过科举入仕,然后凭借自己能干的才能,迅速在政坛上升起。比如1825年,林则徐出任河道总督,当时正逢江苏淮安地区的洪泽湖决口,他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江苏巡抚陶澍、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等人的高度评价。只是因为丁忧,才中断了河道总督的职务。

此后,当鸦片烟在中国泛滥之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又大力采取措施,积极想办法,联系相关人士,制造了戒烟丸,并推行到各个地方。后出任湖广总督,所采取的禁烟措施,在全国都属于领先地位。后来因此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出任钦差大臣,直接导致了虎门销烟。说他是一个爱国者,是当之无愧的。

林则徐还是一个杰出的水利专家,他在直隶地区(今天河北)所进行的相关实验,以及后来被流放新疆之后,在新疆创造的坎儿井水利工程,都为当地老百姓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当然,林则徐的爱国,爱的是当时以道光皇帝为代表的清王朝,他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我们也不能以此而指责他,说他是为了维护满清王朝的统治,延缓了满清王朝的统治。所谓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民族英雄,忠君爱国,体恤民情,一代良臣!

林则徐从政40年,做过13省的官员,官至一品,位极人臣,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谓官之楷模,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在一个时代,自己的位置尽心尽力,这无谓阶级,无为社会。忠君爱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是为伟大!

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如果评价一个人在历史中位置,以100分为完美的话,我愿意给90分。在历史潮流中有这个分数的寥寥无几!

大清王朝到道光时期,英国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毒害中国百姓,道光皇帝认为鸦片必须严禁,派自己的得力能臣原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调任两广总督,全权负责禁烟行动。林则徐接到圣旨后,信心满满的启程前往广东禁烟。

林则徐为何有如此信心一定会禁烟成功呢?他也想到了,销毁鸦片一定会遭到英国商人的反对,甚至武力冲突,但是林则徐不怕,因为一个翻译。

乾隆皇帝80大寿时,英国已经击败西班牙成为西方最强国,派出使臣到东方最强国中国来协商通商事宜,这时中英两国彼此互不了解,英国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那个满地是黄金的富饶国度,中国对英国的印象是文明不开化的边陲蛮夷小国来朝贡讨赏。结果双方一见面就出问题了,大清理藩院要求英使必须行三拜九叩大礼觐见乾隆,而英使坚持鞠躬行礼,并且说即使是英国国王他们也仅是鞠躬,要求下跪是侮辱大英帝国。问题就僵在这里了,这时有个翻译出来启奏乾隆,英人是未进化的蛮夷之人,腿上没有膝盖骨,无法下跪,乾隆大手一挥,算了吧,就鞠躬吧,算是把问题解决了。

结果40多年后,大清满朝文武竟然依然相信洋人是没有膝盖骨的,林则徐为何信心满满,他认为大清可以轻易战胜英国人,即使发生武力冲突也不怕,拿杆子把洋人打倒他们就起不来了,扫清洋人销毁鸦片将很顺利,等把鸦片销毁后,关闭口岸即可。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惨败,开始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

话说,英国舰队刚开始是进攻广东,因为林则徐坚壁清野,英国人没占到便宜,便挥兵北上攻陷大沽炮台,这下把道光皇帝吓了一跳,洋人这都打到京畿了,这还得了。此时,英国给道光皇帝发了一份外交照会,强词夺理说战争是大清挑起来的,必须严办林则徐,必须赔偿鸦片损失,必须赔偿英国军费等等,言辞激烈。这可把当时的英文翻译难怪了,英国发的照会说的居高临下,且对方打了胜仗气势正盛,原文翻译让皇帝丢了面子,自己肯定丢了脑袋,得,还是自己按大概意思编吧:天朝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不敢挑战天朝天威,出兵乃是迫不得已,林则徐太不像话了欺负我们,请大皇帝主持公道,可怜可怜我们,我们都快吃不上饭了,就宽恕我们吧,让我们继续在口岸通商,要求朝廷革职林则徐。

道光皇帝一听高兴了,就这点儿小事儿啊,行,朕宽恕你们啦,林则徐办事不利马上革职,派原直隶总督耆英为两广总督,全权负责解决英国问题。就因为翻译没有原文翻译,道光皇帝没有接受到英国的正确意思,轻易把林则徐革职查办了,林则徐再一次被翻译给坑了。如果翻译正常翻译,道光皇帝可能震怒而对英宣战,最终可能获得战争胜利。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最后,大清被几千英军打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除了赔款和开放口岸,还割让了香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