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初识|什么是“太阳线”?

细心的壶友会发现,经常能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见到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推墙刮底”是从大彬时代延续至今的。像“转盘”,要分大小,壶身用大转盘,壶盖用小转盘。“篦子”、“明针”等也是这样,每一处线条都有对应的工具。工具都是自己做的,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什么是“太阳线”?  

细心的壶友会发现,经常能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见到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

常见的紫砂壶,壶身成型后,壶的内壁表面都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凹凸不平,或毛毛躁躁,为使内表面光滑平整,制壶者会使用工具进行整理,此操作常被称为“推墙刮底”,使用的多为竹制工具,竹片在泥片表面划过,后形成了“太阳线”。

“推墙刮底”是从大彬时代延续至今的。刮底的目的,是为了刮掉壶底的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不平整,也有一些是为了装饰,或刮掉内壶壁上不均匀的收缩纹,但刮底往往是不可能刮的很干净,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则用力过度会将身筒顶的变形。所以刮底一般只要能够达到效果就好。

一般一把光器壶,制成大概需三四天。如果只用五六十样工具,也能做出来,但是做不出使用上百种工具的那个“味道”徐汉棠做一把“掇只”壶,连图章在内,使用的工具多达118件。

徐达明王秀芳伉俪合制百岁树桩壶

像“转盘”,要分大小,壶身用大转盘,壶盖用小转盘。像“勒子”,壶肩用一种,壶肚用—种,壶底用一种,转折的地方也要专门用一种。“篦子”、“明针”等也是这样,每一处线条都有对应的工具。同一个壶,做的过程中干湿度有变化,壶身会收缩,线条变了,用的工具也要变。工具都是自己做的,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如果马马虎虎的话,细节的地方就表现不出来了,对艺人来说是个大忌。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