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五代时期,北派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荆浩和他的学少关全。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们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原闯派为主流的北宋山水画,南北画派开始了融合,便形成了以郭熙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
五代时期,北派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荆浩和他的学少关全。荆浩是北方人,曾隐居于太行,所以他接触的多是:比方及太行山的崇出峻岭雄壮的景色。所画山水“上突巍峰,下隘穷谷”,多作巨蜜。具章法布局为中心全景式的布局,而以主峰为中心,用云纳烟霞的断白,衬托出中、前景的全局安排。场面浩大,气势雄伟,空间感很强。
据传《匡庐图》就为他的名作。他的弟子关全则为长安人,师荆浩,却有“青出于蓝”之誉,白成一体,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的关、陕一带的风光。其传世之作为《关山行旅图》,画上巨峰高耸,气韵深厚;所画林木,有枝无干,却给人“乱而整,简而有趣”的感觉。
与荆浩、关全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相对应,南方有以董源和他的弟子巨然为代表的表现江南山水的江南画派,也称为“南派山水”。董源和巨然都是10世纪—严半叶活跃在南方的画家,他们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环境,不同于旷寂、雄厚、寒冷的北方,而是地势起伏平缓、阳光和照、温暖湿润的地区。他们体察自然,并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描绘。在董源的作品里,很难看到险峻奇峭的山峰,所见的是平缓连绵的山峦映带无穷、林麓小溪、山村渔舍,全是江南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色。董源的代表作是描绘潇湘地区风景的画卷《潇湘图》和描绘夏日江南风景的《夏山图》。董源的弟子巨然,成了他画风的最好继承者,其代表作品有《秋山问道图》。此画表现深谷丛林中,临溪的草舍里,三个隐士正在谈经论道,周围是一片高爽的秋季景色,这也可以反映出画家的身份和心意。
到了北宋,出现了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中原画派以李成、范宽为代表,李成因徒居山东营丘,便常以齐鲁原野的自然环境为描绘对象;范宽长期居住在终南山和大华山,他的画也就祟山雄厚、巨石突几、林木繁茂、气势逼人。继李成、范宽之后,山水画家接睡而起,在李、范的影响下,肖时曾出现了“齐鲁之土恨摹李成,关陕之土惟摹范宽”的倾向。
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们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这就冲击了以中原闯派为主流的北宋山水画,南北画派开始了融合,便形成了以郭熙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
上一篇:紫砂五色土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