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名家唐寅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可见这张画是唐寅自学画成的,可惜现已不存。画中一高士携童子负卷,方涉木桥,桥头垂柳一株,疏叶点点,人物身后是山石夹叶从石缝中出。从这幅画可看出,唐寅早期已窥见书画门径。唐寅的细笔山水画大多受沈周的影响,其中也掺杂一点周臣的南宋院画风格,但不明显。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他最早一幅有记载的画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七岁时画的《贞寿堂图卷》。温肇桐著《明代四大画家》上载:吴一鹏题《贞寿堂图卷》为周母致祝题云:“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若是,岂非天授?”可见这张画是唐寅自学画成的,可惜现已不存。另有一幅《小桥流水》扇面,其用笔风格颇与此图相近。画中一高士携童子负卷,方涉木桥,桥头垂柳一株,疏叶点点,人物身后是山石夹叶从石缝中出。其树干、柳叶,以及山石的点,树叶都是中锋用笔,有如篆籀。山石用小斧劈,笔轻琐碎。染色除以赭墨略分外,以重绿点叶,石青染重衣。从这幅画可看出,唐寅早期已窥见书画门径。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不过他的画仍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一、与沈周、文徵明画风相近的山水画作品。

唐寅的细笔山水画大多受沈周的影响,其中也掺杂一点周臣的南宋院画风格,但不明显。如他早期的《虚阁晚凉图》用笔细腻,构图紧密。近处岸边两株大树交枝而立,岸右为通路,树荫下有一水榭,两位高士席地而坐,一童子正奉茶前来,四周林木蓊郁,一片盛夏景色,切合题意。远山的造型、皴法均来自沈周的法则。与《虚阁晚凉图》题诗相同的《藕香图》,画上前景两棵树的画法用胡椒点层层渲染,后景是一座平缓的高山,用披麻皴和雨点皴,没有南宋院唐寅的“山石树枝如篆籀”的代表作是《后溪图》。画的右半面近景是坡上的四棵树,前后两排互相交错,前是松,后是枫。夹叶和点叶交相叠成,其中树干与树枝全用中锋。而树叶无论是点还是圈勾,都落墨沉重、质朴,但粗而不野,这与沈周的画风最相似。坡下以浓墨胡椒点法遥作呼应,几间屋宇的顶以点攒簇为密林。坡面均平矮,故用披麻皴。画面左边,前面是山坡下一小道,点叶渐远渐稀,有一小溪缓缓流淌,波纹用纵笔;中景是溪上的小桥,有一高士正拄着手杖过桥,远处是群山,浅墨为近山,深墨为远山,层次丰富,这与沈周的画相似。

上一篇:紫砂泥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