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点

山水画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画家的感受;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这是书法家的感受。清恽南田说的好:“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艺术的妙境在无笔墨处,在无画处,在清空处。中国画极尽空白之妙。

山水画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语),这是画家的感受;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清邓石如语),这是书法家的感受。清恽南田说的好:“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已。”艺术的妙境在无笔墨处,在无画处,在清空处。

一句话,在白处,白处涵括了一个有意味的世界。中国画极尽空白之妙。如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往往画一鸟、一荷、一鱼等等,满幅皆空,但活意盎然。画史上的简笔画,其实就是造空的手段。南宋梁楷是一位简笔画的高手,如其《李白行吟图》。画家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全部减去,剩下的就是一个人的轮廓,没有背景,别无长物,但却感到满幅活络。清石涛有一段话概括很值得我们回味:“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渺,此生活之大端也”。(《苦瓜和尚话语录·笔墨章第五》)他把虚实等相互成因,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为艺术表现服务,经过认识的深化,把实转化成虚,发展到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境界范畴。黄宾虹讲:“虚处非先从实处极力不可,否则无由入门。”(《黄宾虹画语录》),因为画不能开始就画虚,必须从实处着手而逐渐引申意趣。

道家以个人为山水画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导引出追寻个人自由(纵逸)或保全个人生命(养生)的两种不同途径,道家思想也是一种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在内心体验中直探秘密的终极之境。

在魏晋之前,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老庄并不受人关注。魏晋以降,伴随着礼教的崩坏,时代的混战,使得一大批社会精英不再如汉代时“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入世冲动与热情,而是转向对个人人生﹑宇宙生动的出世关怀,正如宗白华《美学散步》中指出:“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中国漫长历史中最富于魅力的时代到来了,整个时代处于各种变幻不定的思想之中,既慨叹人生的无常,厌弃世俗的功名。

精彩书画作品推荐:四尺横幅牡丹

上一篇:紫砂壶胎质鉴定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