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笔墨技法

现代山水画不仅靠空白、淡墨、枯笔来处理虚处,还常用墨团以及笔触的含混来处理虚处,黑白过渡处渲染较多。现代山水画敢实敢虚,特别是大胆地运用上实下虚的手法。而均衡灵活,保持画面均伤主要是运用面积的大小、笔墨的浓淡轻重,垃置的远近、形象的动静、孤少与成群以及款印的安排等。

现代山水画不仅靠空白、淡墨、枯笔来处理虚处,还常用墨团以及笔触的含混来处理虚处,黑白过渡处渲染较多。现代山水画留白处相对较少,主要是云、水、天.有时连天也渲染。现代山水画敢实敢虚,特别是大胆地运用上实下虚的手法。

均衡是指画面左右分量在视觉上的平衡。画面如果左右失街就造成观者视觉的不快。均衡不同于对称,对称就呆板,是中国画之大忌。而均衡灵活,保持画面均伤主要是运用面积的大小、笔墨的浓淡轻重,垃置的远近、形象的动静、孤少与成群以及款印的安排等。面积大者重,反之则轻;笔墨浓重者重,反之则轻。位置的远近是指画面的形象和笔墨等在形状、面积、轻重同等的情况下,离画面中心愈近在视觉上分量就愈显轻,反之愈远就愈显重。动与静是指会动的东西诸如入、动物、船只等比不动的东西诸如树木、山石等在视觉上分量要

重。孤少和成群是指:画面中孤少之物要比成群之物在视觉上分量要重。比如点景比树石重。另外款印在画面上也因为孤少而显得分量特别重,应特别要加以注意。

画面的均衡正是画家利用这些因素苦心经营的结果。作品要注意均衡,但也要注意避免四平八稳。要稳中有险、干中有奇.才为上乘。

传统山水画一般通过物象的大小、堡色的浓淡来达到均衡。画面较为乎稳,在稳中求百。现代山水画通过墨色的团块等抽象的形式因素来达到均衡为多。也常采用动静对比的手法来达到均衡,比如利用大雁、帆船等,也常采用题款来达到均衡。另外还有采用抽象与具象并用的手法来达到均衡。一般情况下,具象的东西要比抽象的重。现代山水画在险中求稳为多。

呼应是指画面的形象与形象之间,笔墨与笔墨之间的相互照应,相互联系。形象的呼应主要是指树、,石等形象相互间不能孤立对待,树与树的姿态,石与石的造型部应有所联系。中国山水画的形象通常都被拟人化,因而其“动作”甚至“表情”也应像人——样有“扶考携幼之姿”和“尊卑相顾之情”。笔墨(包括色)的呼应主要是指笔触之间、墨色之间也要有照应。一般情况下.一根线条、一块毋色在画面里就显得太孤单,也持别夺目;容易破坏画面整体效果。因此在其它地方也要相应地安排一些与之产生呼应。笔触之间的连贯也是一·种呼应。另外.画内画外也应有呼应关系。山水的“干岩竞秀,订空争流“的气势在咫尺之内难以尽现,不得不借助画外,让画中之景向外延伸,从而使有限变为无限。这种呼应尤为重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