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好处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味注重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而书法教育正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一味注重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而书法教育正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早在唐代,国子监所辖“六学”中就有“书学”一门,贞观年间,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就亲执教鞭,教导学生专习唐法,唐朝还把书法水平作为科举取士的一项重要标准。高校开设书法课程既可以使大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又可以使大学生在书法学习中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相关的书法理论知识,了解书法美学原理,增进自己的学识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的推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很多大学生感叹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从根本上说,大学生的就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职业选择完成自我社会化的过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从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出发,进行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而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 高等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师范生的师范技能, 还应该是所有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气质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中国书法被誉为“纸上的气功,墨上的太极”,加强书法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练习书法时,学生全身舒展,凝神静思,通过手臂、手腕、手指神经肌肉等调动全身的气和力,通过笔毫送到笔画线条中,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得到锻炼并且更加协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校园也显得浮躁起来。书法这门“动”“静”结合且法度深严的课程,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写字时平静的心态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正如古人云:“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燥;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书法创作过程也是释放情感的过程,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疲劳。

“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到痛快淋漓之候,又觉临心焕发”。项穆在《书法雅言·资学》中也提到:“人之资禀有温弱者,有剽勇者,有迟重者,有疾速者。知克已之私,加日新之学,勉之不已,渐入于安。”通过书法学习,学生可以提升气质,完善人格。

(原文出自非师范生书法教育是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