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书法

为纪念文徵明参与设计拙政园并创作了融诗、书、画三绝为一体的《拙政园图咏》,今人将文氏此作刻成书条石,嵌入拙政园东部与中部隔墙上,镌刻精美,足以传神。刻石的唯一不足在于不能看出原作的书写痕迹,所幸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拙政园图咏》原作的墨迹,从手迹本可以分明见识到文徵明劲健的笔力,从而惊讶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

为纪念文徵明参与设计拙政园并创作了融诗、书、画三绝为一体的《拙政园图咏》,今人将文氏此作刻成书条石,嵌入拙政园东部与中部隔墙上,镌刻精美,足以传神。刻石的唯一不足在于不能看出原作的书写痕迹,所幸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拙政园图咏》原作的墨迹,从手迹本可以分明见识到文徵明劲健的笔力,从而惊讶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这一特色在行草类作品中体现得较为直观,书法作品行草书中笔画的连接与顿挫,看似简单实则最显功力,文氏此用的行草书连带处,即使细如游丝也不显柔弱,而笔画折弯处的顿挫十分鲜明,则是其笔力的又一重要外在表现。

文徵明书法作品的笔力受益于长年不辍的刻苦练习,“文徵明幼时不慧,资质平钝,他的书画方面的成就更多得力于勤学苦练。因此他的书法一个最重要的特质是法度谨严,笔画精整……用笔十分讲究,一笔不苟,结体与赵孟頫的行书有相似处,姿态秀丽……点划富于弹性,显得清劲挺拔。”功底深厚也是双刃剑,往往会导致过于自信而失于疏漏,但功底深厚的文徵明却始终坚持严谨的创作态度,使自身深厚功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早期的文徵明,行草书受苏、黄、米、赵影响,后来致力于《集王圣教序》帖和《十七帖》,他书法作品的行书往往与小草相羼,偏旁部首都很规范,转折的地方注意提按顿挫,从不苟且。悬针用中锋引下,笔力健挺,行笔干净利落,严谨结实,结体俊俏而又端庄,严肃典雅。就是到了晚年,其行草书仍然行气连贯,眉清目秀,没有入古拙不工的老态,而给人一种清新、健康的形象。”(原文来自:从《拙政园图咏》看文徵明的书法艺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