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核心

庄子的思想核心谈到,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那“意”又靠什么传达呢?《周易》又借孔子的话回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王弼将《周易》“立象尽意”和《庄子》“得意忘言”整合后再创造,更加详尽地阐述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庄子的思想核心谈到,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那“意”又靠什么传达呢?《周易》又借孔子的话回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圣人用“立象尽意”的方法来补救,在此“言”与“意”的矛盾转化为“象”与“意”的对立统一。《周易》讲的“象”就是模拟物象,象可以与形对应,《系辞上》言:“拟诸形容,象其物宜。”胡炳文解释:“拟者象之未成,象者拟之已定⋯⋯”“拟”是拟其所象,“象”是象其所拟。“象”也就是物的形容,“象”还有变化的“动象”的意思,以感性的“象”来传达圣人之“意”比具体的言辞合适,通过“观象玩辞”来表达“意”。

关于“言”与“意”“象”的关系,(魏晋)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谈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是故有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在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在王弼看来,“意”是最深层的,“象”是中间层的,“言”是表层,即“意——象——言”,象向里与意形成意的矛盾,象要尽意,意由象出,意是里,象是外;象向外与言形成矛盾,象是里,言是外,言生于象,象以言著,寻言可以观象。在象与意的关系中,立象是为了尽意,象是手段,意是目的;在象与言的关系中,寻言是为了观象,言是手段,象则变为目的。“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在此基础上王弼谈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问题。达到目的就忘手段,就像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一样。忘言、忘象是到达了得意、得象的境界,或玩意玩象的境界。王弼将《周易》“立象尽意”和《庄子》“得意忘言”整合后再创造,更加详尽地阐述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原文来自:老庄思想对中国画写意性形态特征指向的影响)


精彩书法作品推荐:书法作品茶禅一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