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主张

庄子认为,只有天地的美才是“大美”即至美。自然无为,是庄子一再弘扬的根本要求。正由于庄子如此充分地肯定天地万物所具有的大美与本质,故十分崇尚大自然,热情称颂与孜孜追求天地万物所具有的“自然美”。可以说,庄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揭示天地万物“自然美”真谛的哲学家。庄子则从物性出发,以物观物。

庄子认为,只有天地的美才是“大美”即至美。因为天地,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的,因而,为黄帝、尧帝和舜帝所共同赞美。在《知北游》篇中又重申:正由于天地有大美,四季有变化的规律,万物有生成的道理,得道的人就能够本于天地的大美而通晓万物变化的道理。也正由于这样,所以,他们能够适应自然而无所作为。由此可见,“大美”就是天地的最高境界,也是美的最高境界。自然无为,是庄子一再弘扬的根本要求。“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天道》)“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意》)正由于庄子如此充分地肯定天地万物所具有的大美与本质,故十分崇尚大自然,热情称颂与孜孜追求天地万物所具有的“自然美”。可以说,庄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揭示天地万物“自然美”真谛的哲学家。儒家虽也欣赏大自然,但所强调的始终是人的本身,以为人的地位与价值均高于万物,因而从人的观念出发,以人观物。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庄子则从物性出发,以物观物。在他的视野中,万物都是美的,又没有贵贱之分。因之人类应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天下》)的态度,承认它们生存的权利,尊重它们自由的本性,维护它们独立的尊严,与之处以非功利、超世俗的平等亲和的关系。

庄子对天地万物进行观照时,总要倾注以纯真炽热的感情,讴歌之,神往之。你看《逍遥游》篇中那鲲鱼,是那么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化为鹏鸟,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翅膀“若垂天之云”。奋起而飞,“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再看《秋水》篇中的大海,浩浩汤汤,“不见水端”。“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这形体,这气势,无不给人以大美的感受。(原文来自:略论庄子的审美意识)






精彩书法作品推荐:
书法观沧海

上一篇:紫砂的制作流程
下一篇:紫砂雕刻工艺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