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画作伪研究3

我国书画作伪现象产生较早,其盛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晋、唐书画作伪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珍藏和研究欣赏,很少与盈利或谋生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除了第三种情形之外,米芾对书画的作伪实践基本也是为了学习收藏、研究欣赏等。

第四,从书画作伪历史延续的角度分析。我国书画作伪现象产生较早,其盛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王羲之那时起,书画作伪现象就已存在,此后在历朝历代都有这种作伪的延续,有的是为了保存古书画艺术精品,有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学习与欣赏的需要。尤其在晋、唐时期,书画作伪的目的比较单纯,即为了学习、收藏、研究、发扬和传承宝贵的文化财富,这种情况在书画作伪史上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分量,几乎历代的帝王都有对书法绘画的审美嗜好,如“唐代李世民在得到《兰亭序》后,就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模制书本,赏赐给皇太子、诸王和近臣,命受赏者学习,实际上起了提倡书法艺术,促进社会文教的作用,更为后世留下‘只减真迹一等’的晋代书法艺术真迹。”这种

书画作伪传统在宋代也有延续,当时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对书画精品的保存和传承十分不便,因此只有通过临摹、仿造等各种原始的作伪手法来完成。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伪作或赝品,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历史延续,是宋代书画作伪现象比较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五,从其他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虽然宋代的书画作伪动机较前代有了明显变化,出现诸多以牟利为主导的作伪行为,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出于对古人书画作品的喜好,以学习、收藏、研究和馈赠亲友为目的的作伪现象仍俯拾皆是。晋、唐书画作伪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珍藏和研究欣赏,很少与盈利或谋生联系在一起。有资料称,米芾的诸多传世佳作虽然带有作伪的性质或嫌疑,但他作伪的目的和动机却非单一:“一是为了保存副本,因当时印刷技术的局限,复制书画的途径就是临写和摹拓。二是显示能力,自我炫耀。……三是为了交易他人的书画,即以假换真。”由此可见,除了第三种情形之外,米芾对书画的作伪实践基本也是为了学习收藏、研究欣赏等。后来名人之间相互摹帖作伪的现象也很多。如王冼、葛藻、吕公儒都曾拿米芾的临摹帖作伪,米芾在《书史》中便有记载,米芾亲眼看到王冼将他所临王献之《鹅群帖》“染古色麻纸,满目皱纹,锦囊玉轴,装剪他书上跋于其后,又以临虞(世南)帖装染,使公卿跋。” 輥輯訛从中可见一斑。还有一种作伪的目的是馈赠亲友,奉赠朝廷官员及皇室贵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宋代书画作伪现象进一步激化。(原文来自:宋代书画作伪的特殊性与原因探析)



精彩书画作品:工笔花鸟画作品欣赏


上一篇:紫砂装饰工艺二
下一篇:紫砂装饰浅析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