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的虚静美学

初唐书法审美另一特征是追求“心正气和”的虚静美学精神。书法创作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狂欢式的;另一种是心静气和的——虚静式的。而初唐审美追求继承了晋人书法虚静式的美学精神,强调创作主体在作书前的“绝虑凝神”,主张“心正气和”。也可见初唐书法直接接受王羲之的创作美学观,并且融进了时代的理论个性。

初唐书法审美另一特征是追求“心正气和”的虚静美学精神。

书法创作的心态有两种:一种是狂欢式的;另一种是心静气和的——虚静式的。而初唐审美追求继承了晋人书法虚静式的美学精神,强调创作主体在作书前的“绝虑凝神”,主张“心正气和”。主要代表人物是虞世南和李世民。他们的书法美学思想偏重于创作美学。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里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李世民《笔法诀》亦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正者,冲和之谓也。”

小幅书房书法

这种“虚静”、冲和”的美学精神,体现了儒、道、玄对书法的渗透。也可见初唐书法直接接受王羲之的创作美学观,并且融进了时代的理论个性。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应出虚静的美学精神,儒、道的“冲和”至魏晋以后则具有包含“虚静”、“蓄”等意义在内。“冲和”、虚静”说对晋唐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家影响深远。李、虞正是从儒、道“心气”说出发,强调了“虚静”、“和”、“契妙”的境界。

斗方书法一幅

(本文由老资料网首发:http://www.laoziliao.net/,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上一篇:书房对联选择
下一篇:传承书法思想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