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山水画的特点

“四王”指的是明末清初活跃在江苏太仓、常熟等地区的山水画大师——王时敏、王鉴、王翠以及王原祁。王时敏和王鉴是叔侄关系,处于一代艺术家;而王翠是前两位画家的学生,王原祁更是王时敏之孙,这两位属于后一代。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四王”几乎是相同相通的。可以说,“四王”的山水系列画作,作为正统正宗,影响画坛近200年。

“四王”指的是明末清初活跃在江苏太仓、常熟等地区的山水画大师——王时敏、王鉴、王翠以及王原祁。他们实际上是两代画家的组合。王时敏和王鉴是叔侄关系,处于一代艺术家;而王翠是前两位画家的学生,王原祁更是王时敏之孙,这两位属于后一代。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四王”几乎是相同相通的。他们都以宋元画风为主,追求工整效果,讲究渲晕技法;构图又讲究宏大的场面,颇有宋代遗风。可以说,“四王”的山水系列画作,作为正统正宗,影响画坛近200年。

中国古典山水画中所追求的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 老资料网认为都是创造意境的美学方法。而且,“四王”的山水画, 在意境方面也得到了更为集中的体现。他们主要得益于明末画坛领袖人物董其昌,同时也是董绘画思想的真正实践者。他们的画作讲究通过寂静平淡的方式,来探求自然所蕴藏的精神真髓。另外,“四王”的绘画风格还源于他们的个人心境。由于每一个“王”都有各自的人生经历和师道传承,因而山水画的用笔和感情也各具特色。无可否认的是,他们虽然以绘画为业,身属宫廷,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 但是他们也憧憬着这归隐田园、驰情山水的境界。(本文由老资料网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