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怎么选之:钻石瑕疵的位置、类型、大小等

最初,人们将钻石中的包裹体,称为瑕疵。在上个世纪初,钻石被划分为两类:。20世纪中期,GIA根据通过总结,根据所观察到的瑕疵的数量、大小、多少、位置和类型来判断钻石的净度特征。现代GIA分级体系,用标准10倍放大镜观察钻石内部特征跟外部特征的瑕疵表现明显程度,并根据内含物的尺寸、数量、位置、本质以及可见度来划分钻石净度级别。

钻石包裹体

最初,人们将钻石中的包裹体,称为瑕疵。在上个世纪初,钻石被划分为两类:

  • 一类为肉眼看不到瑕疵的“洁净”钻石
  • 一类为具有明显瑕疵的“瑕疵”钻石

20世纪中期,GIA根据通过总结,根据所观察到的瑕疵的数量、大小、多少、位置和类型来判断钻石的净度特征。

钻石净度特征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 钻石内部特征:通常有羽状纹、暗色包裹体、云状物、点状包裹体、针状包裹体、晶体包体等。
  • 钻石外部特征:通常有抛光纹、内凹原始晶面等。


钻石的净度特征类型

钻石包裹体对钻石的影响

现代GIA分级体系,用标准10倍放大镜观察钻石内部特征跟外部特征的瑕疵表现明显程度,并根据内含物的尺寸、数量、位置、本质以及可见度来划分钻石净度级别。

GIA 的钻石净度标准分为 6 个类别,11 个等级:


GIA 钻石净度分级

  • 无瑕级 (FL)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特征。
  • 内无瑕级 (IF)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无可见内含物。
  • 极轻微内含级(VVS1 和 VVS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 轻微内含级(VS1 和 VS 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内含物。
  • 微内含级(SI1 和 SI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可见的内含物。
  • 内含级(I1、I2 和I3):钻石的内含物在 10 倍放大镜下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亮泽度。

钻石内含物和表面特征通常都非常小,只有专业的钻石鉴定师才能看到。肉眼看上去,VS1级钻石和 SI2级钻石可能完全一样,但整体品质却相差极大。因此,专业精准的钻石净度鉴定非常重要。

钻石包裹体怎么挑选

≥1克拉的钻石,GIA证书附带净度素描图,可以通过净度素描图大概判断瑕疵的位置、大小、数量等等。

1、钻石包裹体的位置

钻石瑕疵位置最好不在台面正下方,这个位置的瑕疵会比较明显,应该尽量选择靠近腰楞的,这样在镶嵌后,镶爪挡住就看不到瑕疵了。

2、钻石包裹体的类型

主要是两种包裹体,一个是羽裂包体,这种包体如果位置不好,裂到表面或者靠近腰楞,对钻石的耐久性是存在一定隐患的。另外一种是黑色矿物包体,这个对光的影响最大。

3、钻石包裹体的颜色

通常暗色或有色包体较无色透明包体更加明显,净度也会打折扣。

4、钻石包裹体的大小

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包裹体,如果包裹体体积很大,那其净度级别肯定不会很好。

5、钻石包裹体的数量

毋容置疑,包裹体数量越多,越容易观察到,净度等级也就越低,甚至也可以影响到净度大级的划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