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通宝有几种?直径一般多少

弘治通宝原本有规定的铸额,但由于天灾等诸多原因,各省钱局均未能足额铸造。又因为参与铸造的地区较多,弘治通宝呈现出土窖藏数量较少、版别种类较多的特点。弘治通宝版式为小平钱,直径24~26mm,存世弘治通宝均为光背。弘治通宝因含锡过多而质地不佳,流传于今多数漆黑漫晦。

目前,明清时期的钱币,都在国内的收藏钱币市场相对价格不菲,成为很多藏有追逐想收藏的钱币。因为这类通宝钱币,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那么你知道弘治通宝有几种?弘治通宝直径一般多少?

(图片来自雅昌艺术品拍卖网)

弘治通宝有几种?

弘治通宝,始铸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停铸于明武宗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弘治通宝原本有规定的铸额,但由于天灾等诸多原因,各省钱局均未能足额铸造。根据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户部上奏的调查,此前各地完成铸额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又因为参与铸造的地区较多,弘治通宝呈现出土窖藏数量较少、版别种类较多的特点。

(一)左出弓类

1.肥字版:此版多见,为左出弓类的基础版别,也是弘治通宝最为常见的版别。主要特征是字体大而笔画粗壮有力、连水治,背面多平夷现象。

2. 阔缘右离足宝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字体纤细、阔缘、宝字左接足右离足,背面穿口工整,偶见车工背和旋背现象。

3. 并足宝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大字、宝足交笔。

4. 短足宝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狭“通宝”、宝足粗壮短小。

5.阔缘粗字右移冠宝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阔缘、粗字、宝冠右移。

6.阔缘细字楷通版:此版罕见。主要特征是阔缘、细字、楷通、地章深峻。

(二)不出弓类

  1. 寄郭版:此版多见,为不出弓类的基础版别。主要特征是不出弓、面文寄郭。

  2. 扁弘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不出弓、阔弓、扁弘。

(三)双出弓类

  1. 粗字降宝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粗字、双出弓、降宝。

  2. 细字昂宝版:此版罕见。主要特征是字体纤细有力、双出弓、昂宝,多为白铜质地。

(四)楷水治类(美制类)

1.粗字楷书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面文楷书写法、字体细而小、分水治,偶见白铜。

2.细字楷书版:此版少见。主要特征是面文楷书写法、字体细而大、分水治。

(五)开元手类(安南铸造)

此类罕见。主要特征是“通宝”二字写法采用隶书,与开元通宝类似、分水阔治。

(六)大理土司仿铸类

此类弘治小而厚肉,多毛边,面文粗晦不精。多出于云南,为大理土司仿铸。

(七)越南仿铸类

此类少见,又称“建文手”。面文书“弘治之宝”,文字细弱、广穿、轻薄粗拙。

弘治通宝直径一般多少

大明孝宗弘治十六年,因纸币政策崩溃,宝钞信用无法挽回,朱祐樘命两京十三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弘治十八年五月朝廷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情况,各地所铸量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正德二年四月朝廷下令各省停铸,弘治通宝前后铸期不足四年。弘治通宝版式为小平钱,直径24~26mm,存世弘治通宝均为光背。另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较少见;传世品有一枚当十大钱,可能是试铸样钱。弘治通宝因含锡过多而质地不佳,流传于今多数漆黑漫晦。

温馨提示:搜索关注爱藏收藏资讯(ID:airmb1)微信公众号,回复【弘治通宝】,即可获得弘治通宝版别知识、弘治通宝鉴定真假及买卖行情价格等最新消息!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